在和平中崛起
2009年05月08日 01:09人民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一年前,中国“和平崛起”论述出炉时,引来一片喝彩。然而,细心的观察者发现,从提出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和平崛起”就从中国外交辞令的热门词汇中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和平发展”一词。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走“和平崛起”发展之路了呢?不是,和平一直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也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外界评论认为,中国并没有放弃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只不过“和平发展”字眼较为温和、不易引起外界猜疑。

不那么说,并不等于就不那么做。25年来,中国都在和平崛起的方略中勾画未来的发展蓝图。海外舆论也肯定了中国将继续“和平崛起”的决心,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落下帷幕的第二天,美国著名的“卡耐基国际和平研究所”就举行了名为“中国能否和平崛起”的研讨会。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说,中国在2020年之前会以和平崛起为治国重点。

“和平”旋风席卷全球

“和平崛起”一经提出,旋即引起海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外界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崛起,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只是这种崛起有些不同寻常。

学者制造

2003年10月,海南博鳌迎来了久违的各国政要,因非典疫情被迫推迟半年之久的博鳌论坛拉开帷幕。11月3日,前来出席论坛的前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向与会者推介了一个新鲜概念——和平崛起。

“亚洲正面临着世界历史上一个极为难得的和平崛起的重大机遇。中国的和平崛起,则是亚洲和平崛起的一部分,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得益于亚洲其他国家的经验与发展,而且意味着中国作为亚洲一员,将会对亚洲的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卸任之后,人们不知道这位中央党校的前副校长是否还会像任上那样影响中国高层的某些决策,不少媒体也只把这种观点当作一种学术层面上的探讨。

他们有所不知,郑必坚此前曾以中央政策研究室名义上书中央,提出若干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和平崛起”。“和平崛起”课题组随后在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批示——“建议就中国和平崛起道路展开研究”——下正式成立,核心研究人员为8人,研究内容则涵盖了内政、外交、文化、历史的诸多方面。大约1年以后,“和平崛起”理论基本成型。也就是说,郑必坚在博鳌论坛上阐述的“和平崛起”理论已经经过了充分的探讨和酝酿。

但博鳌论坛的各国政要及经济界人士还是对郑必坚的论述表现出极大兴趣。在这个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中,郑必坚强调了“和平崛起”与大国兴起的路径截然不同,“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 郑必坚强调,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抉择只能是:奋力崛起,而且是和平地崛起。就是说,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郑必坚博鳌演说结束后,细心的人们捕捉到,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非同寻常地关注大国兴衰。2003年11月24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了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史,两位资深教授讲解了“为什么不断有一个又一个偏远小国骤然兴盛,成为所向无敌的霸主?为什么不断有一个又一个不可一世的庞大帝国衰败乃至消亡?为何历史上的强国都只能维持一个世纪左右的霸权?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和共性,中国从中究竟应领悟到什么经验或教训?”等等问题。这次学习没有明确提出“和平崛起”,但敏感的人们清楚,政治局的成员们决不是仅仅为学习而学习,而是要从大国兴亡的经验教训中寻找支撑中国走向繁荣的理论和路径。

接下来的11月28日,原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世贸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在武汉大学一场题为“加入世贸与中国经济”的演讲中提出,“中国的崛起将是和平的崛起,而不是所谓的挑战和威胁”。

<<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阿静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