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2009年第11期上有一则题为“伏尔泰机智脱险”的小故事,文不长,照录如下:
普法战争期间,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正好到英国旅行,落在愤怒的英国人手里。英国人喊着:“把他吊死,把他吊死!”伏尔泰被抓起来,带上绞刑台。这时他的英国朋友赶来,大叫:“他是学者,不参与政治,不能把他处死。”“但他是法国人,是法国人就该死!”愤怒的人群吼道。
两边正争执不下的时候,伏尔泰举起双手,说:“能不能让我这要死的人说几句真心话?”场面一下子静了下来。
伏尔泰对着群众鞠了个躬:“各位英国朋友,你们要惩罚我,只因为我是法国人。各位想想,我生为法国人,却不能生为高贵的英国人,这件事,对我的惩罚还不够吗?”
英国人全都笑了起来。最后,伏尔泰被放走了。
这段绘声绘色的故事其实流传很广,尤其是演讲和口才、智慧故事、幽默文摘之类的书刊,常引这故事做例。可惜其中却有一个大破绽:普法战争发生于1870年,而伏尔泰早在1778年就过世了,怎么可能在将近百年后出现在英国呢?这不是见鬼了么?再说,既然是普鲁士和法国交战,英国人“愤怒”什么呢,要把在英国旅行的法国人“吊死”?
这故事还有许多大同小异的版本。在故事发生的时间上,或说成是1792年,或说成是1922年,都显然离谱。最多的是把故事背景锁定在“1727年英法战争期间”,而一本名叫《阅读与作文(高中版)》的刊物更言之凿凿:“英国人为什么这么憎恨法国人?因为当时英法两国正在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见该刊2007年7期)伏尔泰因得罪贵族,在1726-1729年间流亡英国。从他的经历和所谓“英法战争”的背景来看,似乎真有这么一回事了:伏尔泰在英国差点被吊死,靠了机智的自嘲才得以逃生。然而查阅有关史籍,1727年前后,英法之间根本没发生战争。那么,伏尔泰英国遇险这事到底有没有呢?
在英国人伊恩·布鲁玛写的《伏尔泰的椰子》一书中,关于伏尔泰的遇险是又一个版本:
穿着他的巴黎绸衫,戴着扑粉的长假发,伏尔泰很自然就成为英国人偏见的靶子。有一天在伦敦散步,他遭到一群嘲笑他的老百姓的围攻,为了挽回局面,他爬上了一个台基,大声喊着:“勇敢的英国人,难道不能生为你们中的一员,还不够让我难受的吗?”于是那些土生的英国人用肩膀把这个法国人抬回了家。至少故事是这么讲的。
根据布鲁玛提供的参考书目的信息推测,这段故事大约来自Archibald Ballantyne写的 《Voltaire’sVisit to England:1726-1729》一书,笔者未曾看过,不知它是怎么描述这个故事的。但从布鲁玛的转述可以看出,伏尔泰是因英国老百姓的“偏见”而被“围攻”的,根本与什么“英法战争”无关;至于怎么“围攻”的呢,《伏尔泰的椰子》的中译本序中是这样说的:“据说,伏尔泰旅英时在回家路上因一身外国装束受到街上几个英国人的污辱,他们叱骂一通后还想追打他。”闹得伏尔泰只好“讨饶”。此中也看不到要吊死他的说法。然而就这么一桩看起来不怎么神奇的故事,竟在一次次转述中被添油加醋到耸人听闻的地步,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很显然,故事的焦点在称赞伏尔泰的机智和口才上,而为了突出口才的重要性和故事的戏剧性,人们不惜把伏尔泰逼上绝路,为了把他逼上绝路,又不惜捏造一场莫须有的“1727年英法战争”——普法战争倒真是有的,却要怪伏尔泰死错了时间,还糊里糊涂跑错了地方。什么叫以讹传讹,什么叫三人成虎,这就是一个鲜活的事例。
耐人寻味的是,即使是相对平淡的这一故事版本,布鲁玛在转述完后似乎也不怎么确信,他在故事后拖了一句:“至少故事是这么讲的。”哈哈,你信不信呢?笔者却想起一位评论家的提醒:“太有趣的要当心。”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吴东昆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