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孩子都应了解周总理的青年时代
——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会长廖心文
1月8日清晨,廖心文打开手机,一条短信扑面而来:“在这最寒冷的日子,我们缅怀一位最温暖的人。”她知道这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发来的。
随后,廖心文出门,顶着寒风前往毛主席纪念堂内的周恩来纪念展室,参加了周恩来逝世34周年的纪念活动。当天,在网络上,铁血社区发了“历史在这里沉思——周恩来逝世34周年祭”的帖子,贴出近百张反映周总理各个时期风采的照片。百科网站上,网友“杨新慧”对已有51名网友合作编辑的“周恩来”词条再次进行了细致地修改、排版,并留言:“伟大总理的词条还做不好,能行?”还有网友在博客上写下诗句:“再仰不朽千古碑,更念周公万古情。”
“网友的共鸣真令人欣慰。”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会长廖心文说:“1月8日是一个大家心意相通的日子。”
中国青年报:今年1月8日,周恩来研究会有活动吗?
廖心文:每年1月8日我们都会开展活动,一开始参加的人主要是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后来增加了他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
1月8日是一个大家心意相通的日子。按说纪念领袖一般都是在诞辰日,但很多人对周恩来的逝世日印象更深。一方面是因为周总理生前很少过生日,另一方面也和周总理逝世时的形势有很大关系。从1982年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开始,每年这天我都会去参加纪念周总理的活动。一开始是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那会儿,我们手里拿的都还是塑料花,因为冬天没有鲜花。这些年的纪念活动都是在毛主席纪念堂里的周恩来纪念展室里。
中国青年报:参加活动的人多吗?
廖心文:多,来自四面八方,很多人互相都不认识,年轻人占了一半。有的是老同志的子女,有一些是青年企业家。人太多了,座儿不够,所以每次活动都是老同志坐着,年轻人都站在那儿。
我们年年去,年年感觉都不同。开始几年总流眼泪,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觉得更重要的不是流泪,是怎样把周总理的精神、思想、风范传承下去。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很想知道,周总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思想。
中国青年报:您觉得最应该让年轻人了解、学习周总理的什么?
廖心文:第一点要学的是周总理的学习精神。他在青年时代的作文和日记中就说,“青年是学习时代,从课堂中学习、从服务中学习、从师友中学习,要认识学无止境。”
第二点要学习周总理对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他常说,一个人要有远大抱负。你看这些话都是周总理年轻时写下的:
“顾凡同一人类,无论为何种事业,当其动作之始,必筹划其全局,预计其将来,抱无穷之希望,然后按此希望之路径以前进,则其结果不致与此希望相径庭,希望者何?志是也。”
“大凡天下的人真正有本事的,必定是能涵养能虚心。看定一种事情应该去做的,就拼命去做,不计利害。不应该做的,便躲着不出头或是极力反对。这样子,人总是心里头有一定主见,轻易不肯改变的。成败固然是不足论事,然而当他活着的时候,总要想他所办的事成功,不能因为有折磨便灰心,也不能因为有小小的成绩便满足。”
还有一点,就是他的集体主义精神。周总理在中学的作文里写道,“人立足于世界上,既不能像草木禽兽那样只靠自己生活,必须依靠公共的扶持,而服役之事乃为人类所不可免。”
所以年轻人学什么?我觉得至少可以学习周总理在青年时代就明确的这些志向品格。
中国青年报:怎么学呢?
廖心文:我建议大家从读周总理的原著开始。比如《周恩来南开校中作文》、《周恩来旅日日记》,我特别建议年轻人读读,因为他当时才十八九岁,今天的年轻人可以从中体会很多东西。
中国青年报:这些日记距今已将近百年,现在的青年会产生共鸣吗?
廖心文:周总理出生的年代,我们国家正是内忧外患之时,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当时盛行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主张,对周总理都有过一定吸引力。但当他到日本、欧洲留学后,他发现这些东西不适合中国,只有俄国革命的道路才值得学习。经多方比较,周总理最终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现在的年轻人也一样,要有自己对社会的观察,有一个不断判断的过程,知道哪些东西需要坚持,自己的路应该怎样走。经过认真思考后选择的路才能坚持走下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黄冲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