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萨马·本·拉登死了。无论在世界其他地方他是什么形象,在大多数人中国人眼中,他都符合被长期灌输的英雄形象模板:放弃优渥的生活投身艰苦的“事业”、号称为了多数人的福祉奋斗、以弱小之身向世界霸权挑战,最后,给予世界霸主“最沉重”的打击……然而,这些人不知道甚至可以忽略了一些事实,本·拉登为之奋斗至死的目标是“美国应皈依伊斯兰教,否则战争将一直继续”,同时,在伊斯兰世界中、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中,乃至于在恐怖主义者中,本·拉登都是实至名归的“少数派”,他疯狂的主张,几近梦呓的目标和泯灭人性的手段,都并不为多数人所称道。试问,他又是谁家的英雄? 【网友评论】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并非“恐怖主义”代名词 也不是观点一致的意识形态

当人类迈入21世纪后,接连发生的几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给世界和平与人类交往蒙上了一层阴影。就在这几起恐怖袭击之后,“基地组织”、“本·拉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词汇充斥于耳。在此种新闻导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把这些名词当作“恐怖主义”的代名词。人们普遍认为这些恐怖行径都是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因此成了“替罪羊”。因此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不是一种观点一致的意识形态。【详细】

 

沙特阿拉伯首都夜景

19世纪的埃及金字塔

沙特是一个伊斯兰王国。瓦哈比派学说是沙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国家的政治具有广泛的影响。政治现代化也不例外。瓦哈比派主张回到伊斯兰教义的两个来源——《古兰经》和“圣训”,一切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而沙特所有的改革都要以《古兰经》为基础,《古兰经》被置于宪法的地位。 【详细】
伊斯兰现代主义主张调和宗教与科学、宗教与理性。例如,阿富汗尼反对称穆斯林民族落后的根源是由于“一个落后的宗教”,同时主张吸取西方科学文化,使伊斯兰教适应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和复兴伊斯兰教。现代主义的另一思想特征是托古以改革。 【详细】
库特卜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充分反映了阿拉伯乃至穆斯林世界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体现了处于边缘化、相对剥夺且对现实抱有强烈不满和憎恨的穆斯林中下层民众的激进心态。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强势西方文明的挑战,库特卜渴望振兴伊斯兰文明的力量,追寻日渐侵蚀的认同和权力。【详细】
 
中世纪的本·拉登
 

中世纪刺客教派:阿萨辛派教徒

哈桑·萨巴赫生活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后到叙利亚和伊朗宣传教义,建立了以暗杀为主要手段的阿萨辛派,英语单词“Assassin”(刺客)就来自此教派。1090年,哈桑夺取阿拉木特城堡,建立独立王国。 【详细】

 

调查

1.你如何看待美国击毙本·拉登?
拉登被击毙,恐怖主义未死
击毙拉登来之不易,反恐十年获阶段性胜利
迟到的正义终于来临,更期待和平的降临
这是拉登的必然结局
2.你如何评价本·拉登?
他建立基地组织,以恐怖袭击表达极端诉求,威胁世界和平
他以无辜平民为袭击目标的恐怖活动让人无法接受
他的反人类罪行必将付出代价,遭此横死绝非意外
无论如何,弱者也不能不择手段反对强者
说不清
3.你认为本·拉登的死能否有效打击恐怖主义?
能,反恐战争的重要胜利将遏制恐怖主义
能,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并非恐怖主义代名词,温和派仍是主流
不能,本·拉登极端主义理论已流毒无穷
不能,更多极端势力或将使恐怖活动愈演愈烈
说不清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已朝激进主义转向 但目前温和派仍是主流

目前,虽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实现了向激进主义的转向,但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中的温和派仍是主流,其影响也在日益扩大。激进派并未因此而消逝,他们在一些国家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可能性也许下降了,但继续诉诸暴力的意愿并没有降低,以暴力扩大影响的机会也依然存在,这可从巴勒斯坦的“哈马斯”组织发展上看出。虽然激进主义也反对将一切暴力看作恐怖主义,但一些极端势力进行的国际恐怖活动影响却很大,这些恐怖活动必然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自身也构成威胁。【详细】

 
 

恐怖大亨本·拉登:出身富豪家庭 从反苏开始“圣战”之路

奥萨马·本·拉登1955年出生于沙特的吉达,在5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17。老拉登早在幼年时期,即率整个家庭从也门移居沙特从事建筑业,如今,本·拉登家族的财产据估计有50亿美元,属于本·拉登的约有3亿美元。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拉登离家参加了阿富汗伊斯兰圣战组织,展开了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斗争,从此步入“圣战”的道路。1988年,本·拉登圣战者们建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名为“阿尔·伊达(基地)”的大本营,专门训练“圣战者”。【详细】

 
为舞娘争风吃醋:
本·拉登也曾年少轻狂

拉登也曾年少轻狂,1973年念中学时经常走堂,在灯红酒绿的贝鲁特市流连酒吧舞场,为吧女或肚皮舞娘争风吃醋,大打出手。他一共娶了三房妻子,据说有16到18个孩子。他自己当过工程师,从石油及建筑业赚取了庞大的家产。本拉登在沙特阿拉伯和西方国家拥有几家公司,涉及建筑、石油、制造和宝石等诸多行业,传说还有贩毒、偷运核材料、化学武器和军火买卖等。【详细】

虔诚的教徒:
儿子眼中的本·拉登

不管是家族里还是家族以外的人,大家都觉得我父亲是个阴郁的孩子,他对传授宗教方面的事感兴趣。作为他的儿子,我能证明他从来没有变过对宗教的态度。他是个无比虔诚的教徒,总把宗教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他从不错过祷告,花很多时间研究《古兰经》,以及宗教传授。他非凡的记忆能力让大家钦佩。他最爱的书是《古兰经》,所以闲暇时,他会应旁人要求背诵经文。【详细】

最穷酸的“大亨”
基地成员眼中的本·拉登

一名曾经的“圣战”组织成员班诺特曼表示,拉登过着穷日子,与阿拉伯穷人没有分别,这令他非常惊讶。班诺特曼说:“你永远都不会相信,他居然过着那样的日子,他的孩子们——你简直无法相信他们是拉登的孩子——穿着破衣服到处跑。他总是告诉他的手下,必须舍弃现代社会的生活,舍弃那些空调、冰箱、汽油。如果你想过富裕的日子,就别想打游击战了。”【详细】

 

本·拉登自认的“责任”:唤醒穆斯林 向妨碍伊斯兰革命的美国宣战

本拉登就多次强调最重要的任务是鼓动穆斯林参加防御性圣战,帮助培训并领导那些站出来的人。“我必须说我的职责只是唤醒穆斯林”。认为美国是妨碍伊斯兰革命的主要敌人是本拉登的主要“贡献”。为了将攻击的焦点转向美国,本拉登花了不少力气,他认为伊斯兰国家世俗政权之所以能够存续,是因为有美国的保护和支持,为达到伊斯兰世界的纯洁,必须打败美国。本拉登及其领导的“基地”长期以来就有这样一种思路:集中打击美国,对其盟友采取恐吓及分离的策略。【详细】

 
本·拉登家族
 

1971年本·拉登与他的堂兄妹们:右二为14岁的本·拉登

“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登有25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和29个同父异母的姐妹,由他的父亲穆罕默德·本·拉登及其22个妻子所生。这些兄弟姐妹总共生育了三百多名儿女,本·拉登本人和他的5个太太一共生了20个小孩。

本·拉登是世界头号通缉犯,但他的家族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且大多数人都拥有足够的财富来保证他们的私生活不受干扰。【详细】

老拉登奠定家族基业  

凭着执着的精神和与生俱来的商业嗅觉,老拉登意识到,新兴的沙特需要公路、铁路、机场,。于是,他将手中的钱全都投进建筑行当,并迅速成为吉达最大的建筑商。

老拉登很会与沙特王室拉关系。当得知沙特前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身有残疾后,他为其修建王宫时特意修了一条轮椅坡道。此外,为了使国王进山旅游更加方便,老拉登还专门为其铺设了一条公路。通过与沙特王室建立良好关系,为拉登家族的兴旺奠定基础。【详细】

并非家族第一个“恐怖大亨”  

拉登不是家族里出现的第一个恐怖大亨。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的哥哥马赫鲁斯就与宗教狂热分子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马赫鲁斯曾利用修缮麦加大清真寺的机会,将资金秘密转移给极端组织。【详细】

本·拉登家族与布什家族的交往  

拉登家族与布什家族的关系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1998年5月29日,拉登家族的负责人,萨利姆·本·拉登的座机在从德州的圣·安东尼奥起飞后不久失事,飞机撞上了几条高压线,随后坠毁,萨利姆身亡。【详细】

 
 

本·拉登的世界观:宣称世界领导权 西方世界退出中东并皈依伊斯兰教

本·拉登完全接受了库特布的观点,甚至准许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在正当保卫遭受危机的信仰时将无缘无故的大屠杀变得合理。本·拉登对美国的不满可能开始于他对美国具体政策的反应,但这种不满迅速深化了。对于第二个问题,美国能做些什么,基地组织的回答是美国应该放弃中东,皈依伊斯兰教并且消除其社会和文化中的无道德和无神论:“人类历史非常悲哀地证明你们是最差的文明。”如果美国做不到,那么和伊斯兰民族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详细】

 

孟加拉反恐怖袭击大游行

加沙难民营巴勒斯坦人祈祷

一方面,虽然孟加拉建国时将世俗主义定为国家基本原则,但此后多届政府都或多或少地依靠伊斯兰教为自己政权谋求合法性,而孟加拉国自身的文化历史也具有使伊斯兰极端势力得以扩展的政治文化基础,经济贫穷与政治乱局为伊斯兰极端势力不断扩大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详细】
活跃在被占领土上的“哈马斯”就凭借其得到的巨额国外援助,向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提供救济。目前,“哈马斯”在被占领土的支持率已超过40%,对巴解组织的世俗权威构成严重威胁。在中亚地区,原教旨主义极端组织在外国势力支持下,召募大批穆斯林青年参加恐怖组织的训练,实施恐怖行动。 【详细】
此类极端媒体中的一些观点让西方人看来十分荒唐,但对于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年轻穆斯林来说,却是点到了他们心中的痛处。更发人深思的是,在近年沙特阿拉伯、也门和巴基斯坦等国遭受自然灾害时,这些极端媒体往往反应迅速,甚至捐款赈灾,与当地政府的低效形成鲜明对比,由此争取到了更多支持者。【详细】
 
 

底层平民为何参加伊斯兰恐怖组织:期望因此改变生活 赢得一切

“恐怖主义者”是原教旨主义者中的少数,更是穆斯林中的极少数。对于少数极端主义者来说,他们作为弱者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相反他们以为自己可能赢得一切。这就使他们具有一种巨大的心理优势,并用暴力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处境的不满。在他们看来,恐怖活动这种不对称攻击的手段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是伊斯兰世界彻底摆脱殖民统治遗留的秩序以及抗击傲慢强大的美国和以色列比较有效的手段,可以用它来改变伊斯兰国家和广大穆斯林的命运。【详细】

 
阿拉伯世界经济发展现状
 

联合国最近发表一份阿拉伯国家发展报告称,失业、贫穷和经济衰退是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面临的最大威胁。报告指出,2005年阿拉伯国家总体失业率高达14.4%,远高于同期全球6.3%的平均水平。特别是青壮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部分阿拉伯国家经济安全的最大威胁。【详细】

伊斯兰教的复兴被人口增长推动  

石油涨价所提供的动力80年代开始消失,但人口增长是一个持续的动力。东亚的崛起被惊人的经济增长率所推动,而伊斯兰教的复兴是被同样惊人的人口增长率所推动。伊斯兰国家人口的膨胀,尤其是在巴尔干、北非、中亚,大大超过了其邻近国家和世界的一般水平。【详细】

复兴运动与伊斯兰主义  

新一代的领导人不一定是原教旨主义者,但将比他们的前辈更信奉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将在社会内外留下一个伊斯兰主义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组织构成的网络。复兴运动也将表明伊斯兰教是对道德、认同、意义和信仰问题的“解决方法”,但并不是对社会公正、政治压制、经济落后和军事弱小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些失败可能会产生对充当政治角色的伊斯兰教的广泛的幻想破灭,产生对其不利的反应并导致寻求对这些问题的替代的“解决方法”。 【详细】

宗教团体造就伊斯兰“市民社会”  

伊斯兰教团体造就了伊斯兰的“市民社会”,它在范围和活跃性上常常取代世俗文明社会中常见的脆弱体制。在埃及,1990年初伊斯兰教组织建立了一个广泛的组织网络,它填补了政府留下的空白,给大量埃及穷苦人民提供了卫生、福利、教育和其他服务。【详细】

本·拉丹之死难解越反越恐怪圈

伊斯兰复兴与恐怖主义的理性分析

武装恐怖分子声言报复

拉登之死固然让美国人振奋,拉登身亡后一连串的疑问与不确定性,并不能让奥巴马的连任之路走出寒冬。“9·11事件”之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打击基地组织及恐怖袭击的策划者拉登。美国将自己置于正义的一边,挥舞着反恐主义的大旗号令群雄。【详细】
继西方媒体相继爆出拉登被打死、奥巴马也公开宣布这一消息之后,伊斯兰武装分子5月2日纷纷在伊斯兰论坛上表示不相信拉登已死,将等待基地组织官方消息来源对此进行核实,并称即便拉登真的被打死,圣战也会继续。一家阿拉伯语的伊斯兰论坛上还有帖子呼吁实施报复性袭击。【详细】
专家认为,世界反恐斗争不会因为拉登的死而结束。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研究员沈骥如在接受中新网记者提问时说,拉登被击毙应该是国际反恐斗争的一个胜利,但是反恐斗争并不因此结束,原因是“恐怖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这些根源是非常深刻的。【详细】
本拉登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滥杀无辜,挑起穆斯林内部教派冲突,其恐怖组织及极端思想是对伊斯兰最大的伤害。尤其是其极端思想自持一种“出教权”,所有反对他们或不支持他们行为或思想的穆斯林都被他们“判定”为“叛教徒”,杀死这些人是“合法的”,这种极端主义在伊斯兰1000多年的历史中从没有过的,是一种最无耻的思想。在谈到本拉登究竟是死是活时,马晓霖先生认为,现在本拉登是死是活已经不重要,因为本拉登已经创造了一套理论,设定一个大的袭击目标,也制造了一套袭击方式,只要他的影响在,那么本拉登死活并不重要了。【详细】
 
扎瓦西里:比拉登还危险的人
 

行医世家出身的扎瓦西里

扎瓦希里出身名门,他的祖父是位受人尊敬的阿訇,外祖父则是名外交官。在普通的情形下,阿尔·扎瓦希里应该成为一名成功的外科医生,正如他的家族中其他男性一样。扎瓦希里的一个叔父是埃及最知名的医生之一,而他的另一个叔父则是开罗大学医学系前系主任。【详细】

 

比本·拉登还危险的人

扎瓦希里被很多国际恐怖主义研究专家认定为比本拉登还要危险和精明。阿拉伯语记者穆罕默德·萨拉曾说过:“对于美国和西方世界来说,与本·拉登相比,扎瓦希里绝对是两者之中更危险的。”【详细】

 
 
 
 
 
 
尽管很多人并不承认,但百余年来的欧风美雨,早已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带入了西方文化的既定轨道,这令我们在观察曾经熟悉的伊斯兰文化圈的种种现象时,总有一种雾里看花之感,除了一些似曾相识的“斗争”和“对抗”,中国人很难分辨原教旨主义者和恐怖主义者究竟有什么不同,甚至秉持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思维方式,将本·拉登引为“老朋友”,至不济,也想给他授予一个“英雄”称号。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得不佩服国人的某一部分已经成为“世界公民”,他们难道忘记了“东突”分子在中国人身边引爆的炸弹就是他们的“大英雄”提供的?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