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确认是否安装了 最新Flash 播放器
请点击安装按钮
凤凰卫视8月12日《腾飞中国》节目播出“1962纪事之十一: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何亮亮:196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在恢复,经济形势在好转,知识分子正在享受着短暂的春天。但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出炉了,刚刚缓和的社会气氛再度紧张。
1962年3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以他一贯的作风,用平缓的、中庸的方式对国内的形势作出了估计。他说我国的阶级斗争总的趋势是波浪式的,但是向着缓和的方向发展。
在大约5个月之后召开的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突然离开了会议原定的内容,谈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究竟是否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毛泽东研究中国社会的根本方法就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显然毛泽东当时受到了苏共理论创新的刺激。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像苏联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产生修正主义。毛泽东的结论是苏联出修正主义,国际的根源是屈服于帝国主义压迫,国内的根源就是存在着资本主义的残余。
大约一个月之后,也就是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便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资产阶级都将存在。而且被推翻的反动阶级“还企图复辟”,“在社会主义社会还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
他强调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他再一次批判了所谓的“单干风”“翻案风”“黑暗风”,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
由于毛泽东的反对,包产到户、自由市场和自负盈亏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最终没有能够合法化。但是这些有生命力的措施,一直在农村其实在自发地推行。
从八届十中全会起,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错误观点开始系统化、理论化,而且他的论述奠定了此后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确定了一个基本的原则。
刘少奇虽然不得不附和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但是也强调不应该用全党的力量,来开展阶级斗争,显示了他和毛泽东之间的分歧。刘少奇和周恩来等最终不得不屈服于毛泽东的权势,违心地支持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
从1957年开始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发展到1966年“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文化大革命,中国一步步走向了灾难和动乱的深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