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翰林李鸿章如何把“叫花子”练成悍勇淮军
2010年02月03日 10:31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
接连三场胜仗,上海之围彻底解除,上海人再也不敢小看“叫花子兵”了,就连一向鄙视中国军队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也盛赞淮军,把它描述成“优秀军队”,叫人想起了“古罗马军团”。李鸿章也很快于年底实授江苏巡抚,真正做上了封疆大吏。后来有人把此役称作“东征第一大捷,亦为中兴第一转机”。虽然不免有些吹捧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苏南战场的转折确实到来了,一个即将属于李鸿章和淮军的时代,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

凤凰卫视2月2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窦文涛:大家好,欢迎来到《凤凰大视野》,接着讲淮军的故事,1871年李鸿章48岁,这时候他正是春风得意啊,如日中天。怎么讲,那时候是南方的“长毛”太平军给打垮了,北方的捻子,捻军也被剿灭了,而就在一年前,他刚刚接替他的恩师曾国藩,荣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宝座,那是疆臣之首啊。

他手下当年那帮哥们,那些淮军将领,那时候也都是高官厚禄,独霸一方,可是谁能想得到就是在几年前呐,他手下这帮兵将还被人家叫做什么呢?叫花子兵。而他本人呐就是叫花子的头,更稀罕的是,他本来是个孤家寡人,可是愣能在三个月之内,像变戏法似的给他变出一支淮军来,那这又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

解说:周公山、大潜山、紫蓬山,号称合肥西乡三山,这里是大别山馀脉,冈峦起伏、丛林茂密,当地民风彪悍,征勇好斗。

戴健(合肥市文史学者):当时的合肥西乡有这么几支团练队伍,有周公山的张树声、张树珊、张树屏兄弟,紫蓬山的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大潜山的刘铭传,以及周围的唐定奎、唐殿魁兄弟,还有以三河为中心,潘鼎新、吴长庆、董凤高他们几位。

解说:打仗要靠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这些半兵半匪的亡命之徒厮杀起来,带有浓厚的中世纪“血亲复仇”性质,他们常常是父死子继,兄亡弟承,一人战殁,合家上阵。

周公山下的张树声、张树珊兄弟,一个以谋见长,一个以勇著称,紫蓬山下的周盛波、周盛传在淮军建立前,就率部作战296次,死伤数千,兄弟六人战死四人。大潜山下的刘铭传,绰号“刘六麻子”,18岁时就手刃逼债的土豪,长得短小精悍、好色爱酒、惯贩私盐,打起仗来骁勇异常。

合肥西乡“三山”团练的凶悍是出了名的,他们在狠命杀伤对手,精心保存自己上丝毫不比湘军逊色,曾国藩说他们“野气未除”,其实正是其长。李鸿章则称他们“勇烈冠时”,“能战而多士气”,与半是大烟鬼,半是可怜虫的大清正规军比起来他们显然要强得多,以至于像陈玉成、李秀成这样的名将,也对他们惧怕三分,告诫手下“勿犯三山”。

家乡的团练武装已经渐成气侯,这为李鸿章创建淮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受命拉队伍之初,他把三弟李鹤章打发会东乡老家,重新收拾过去被打垮了的烂摊子,而自己则重点把眼光投向了合肥西乡。他比谁都清楚,那些久历纱厂、死缠蛮打的“山大王”们,只要稍加调教,日后都将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帅才。

对于庐州一代的团练,李鸿章并不陌生,早年在家乡“浪战”时,他就与西乡团练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因为喜欢与这些“山大王”们在一起厮混,他才被乡人戏骂成“翰林变绿林”的。

戴健:合肥西乡的张树声,后来成为李鸿章淮军队伍中的第二号人物,而且他是“廪生”出身,这样在地方上,他这个文化就有号召力。另外,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和张树声的父亲张阴谷,他们本来的关系就不错,后来,李鸿章还为张阴谷写过墓表。

解说:有了这层关系,李鸿章组建淮军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张树声,而张树声此时也在寻找出路,两人一拍即合。

翁飞(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有一天他(张树声)就把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和刘铭传请到今天的张老圩,然后大家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仿照古代“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死在酒酣耳热之际,张树声就说开了,说我们这样皖中诸豪,我们是振臂一呼,应着云集,方圆百里之内都是我们的天下。但是这样子不官、不民、不匪的,终究不是个长久之计。

解说:于是,张树声便致书李鸿章,表达了投效之意。据说,曾国藩读到此信后,对李鸿章称赞说,“独立江北,今祖生也”,竟把张树声比作东晋名将祖逖,后者乃闻鸡起舞,渡江讨伐匈奴的英雄。

翁飞:接受李鸿章的召请之后,首先是张树声的所部团练编成了“树”字营,刘铭传所部的团练编成了“铭”字营,这两个营在1862年2月,就是春节前后,开到了安庆城外,接受集训。那么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因为李鸿章要让他的三弟鹤章在(合肥)东乡一代招募马队和亲兵,他们就随着护送马队和亲兵,从江北陆路赶赴去(上海)。

解说:在收编西乡“三大王”的同时,李鸿章又通过刘秉璋找到在三河镇和庐江县的潘鼎新、吴长庆两部团练。

先期到达安庆的“树”、“铭”、“鼎”、“庆”,四营人马,只是一个开始。此后在淮军募勇大旗的号召之下,从安徽投奔而来的兵勇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到上海升官去”,“到上海发财去”,这样充满诱惑、心动人心的口号,在整个1862年前后响彻淮河两岸。当时,庐州一代还盛传着一句顺口溜,“会说合肥话,就把洋刀挎”,在这样的煽动和蛊惑下,一批批跃跃欲试的皖中子弟,开始源源不断地投身于淮军之中,壮大着淮军的队伍。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