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大一统的语言与麻烦
2009年07月15日 13:56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们当然不喜欢鞭子,也不喜欢吵架,可谁让这个帝国在漫长的历程中,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辉煌得不容置疑的回忆呢?我们必须承认,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一柄双刃剑。

这个帝国,虽然保持着大一统的倾向,但在历史上,却因为各种不得已的原因,多次分裂或是重组。这些分裂和重组,也给帝国的语言交流带来了麻烦。几乎在每一个时代里,她的疆域上都同时存在着多种各不相同的口语。比如说,在大分裂的两晋南北朝时代,长江流域至少就有吴音和洛下书生咏两种官方语言;而同一时代的黄河流域,胡人们则操着各种蛮族语言,有时候酋长们高兴了,还会提倡大家都来说洛阳话……这种参差不齐的“洋浜泾”汉语,常常让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都感到头疼。

这样的苦恼并不仅限于分裂时代,当帝国再一次被统一起来时,比如说在大唐朝,更大的麻烦就出现了。那时候可不像今天,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呆在自己祖辈居住的土地上,从来没有听过与自己不同的语言。可是现在天下又一统了,南蛮子们很可能被安排到北方去做官,而北方胡族的后裔也同样有机会去南方履新。如果山西秀荣地方,某个使用着胡族方言的小县城,突然来了一个操着吴音的江南世家子弟当父母官,他们之间能沟通吗?

父母官要向老百姓征收钱粮,可是他写布告吧,全县没几个人看得懂,要把老百姓召集起来开会吧,他又不会说当地的方言……总之,他没法子把自己的想法表述给大家伙听。他既然能够通过国家考试,当然天资聪慧,可是他一般只在这地方呆两三年,犯得着去多学一门外语吗?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大老爷的衙门里通常总有个把能听懂老爷吩咐的胥吏。于是老爷们如释重负,把钱粮刑狱这些俗事交给胥吏们,让他们全权操办。这样的权宜之计,很快就变成了惯例,最后老爷们反倒成了衙门里最无足轻重的人——他们无所事事,只好搂着小蛮腰去吟诗作对,所以大唐朝那些在地方官任上干过的高产诗人们,多半都是些不务正业的主儿。

就这样,那些出生于当地的胥吏们,凭着自己天生的优势,在这场语言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以不流血的方式从中央手里占领了全国各地的衙门,连正堂老爷也要对这些征服者们礼让三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变成了名义上的幌子,而大老爷们也在与胥吏的斗争中开始明白,所谓清正廉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大老爷们通常都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至少他们受到这样的教育——但他所委任的胥吏们却不争气得很。于是世人们将这种状况总结为:“任你官清似水,难逃他胥滑如油。”

在帝国的政治史上,大多数时候,地方上的腐败与低效率,不是道德问题,而是技术问题。语言的隔阂,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帝国每一次重组之后,帝王们都会把统一语言看成是头等大事来抓,但落后的技术水平,使得这些努力取得的成果都极其有限。

在那些逝去的岁月里,语言的变迁对这个帝国的影响是深刻的。她那些常常是毫无规律的变化,在政治、思想、文学等诸多方面,给这个帝国的前进制造了麻烦。更深入地说,是技术的局限,阻碍了帝国的脚步,使她的辉煌打了折扣。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江上苇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