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的王朝(11)苻坚百万大军的后勤软肋
2009年11月16日 17:17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用人赶牛车从北京运输一车粮食到上海,成本会有多高。三千里的路程至少要走两三个月,这两三个月里光是赶车的人就要消耗上百斤的粮食,而牛还要吃大量的草或者饲料。把成本折算进去,这些粮食能支付来回路费就很不错了。要是再加上住宿费,那就一定要折本。如果没有牛,靠人拉,那么情形就会更加尴尬。可以料想,哪个具备健全思维的人会这么胡来呢?

隋炀帝征伐高丽的时候就发过神经。他在全国征发了六十万“鹿车夫”来运粮食,两个车夫推一个能装三石粮食的架子车。路途太远,车夫路上忍不住要吃东西,等他们把车拉到目的地,这三石粮食往往被吃个精光。把一个空架子车拉给官家,成什么话?所以俩人只能逃跑。没有史料描述苻坚从哪里搞粮食,但我们大致可以推测,运输成本肯定非常巨大,大量的粮食被白白消耗。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尽量走水路,这样运输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几个人划一条船,就能运输上万斤粮食,速度也比牛车快很多,再说船又不用吃草。

历代中国皇帝都非常重视漕运,因为这确实是他们的命根子。隋炀帝花费那么大力气打通京杭大运河,并不是为了在上头划龙舟,而是为了减少运输成本。但是那些通不了水路的地方,就无法享用这种方便。

问题不仅于此,即便皇上把粮食都运到了指定仓库,也还有麻烦。军队是要行进的,不能守着仓库,所以行进中还要保证粮食随时供应得上。

恩格尔教授曾经对亚历山大军队的后勤作过详细分析。这种分析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值得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恩格尔教授的结论是:如果沿途没有补给,只靠军人自己携带粮草,那么他们最多可以维持九天。当然,军队可以带上牛车、马车,但是拉车的牛和马也要吃东西。按照他的计算,你带上再多的牛车、马车拉粮食,也只能走出十二天。

中国军队和亚历山大的军队不大一样。亚历山大的士兵携带的盔甲装备就有四十四斤重,中国士兵没那么矫情,装备重量至少可以打个对折。考虑到这一点,他们可以走得更远一些,但是再远也终究有限。

恩格尔教授的模型当然是个简化了的模型,哪怕你是在敌国行进,一路上也不会什么粮草都找不到。但你要是把这个模型告诉苻坚,他听了多半也不会很吃惊。做些修正以后,我想苻坚是会赞同恩格尔教授的结论的。

苻坚在部署军事计划的时候,脑子里可能也会浮现出和恩格尔类似的想法,所以他让主力部队尽量不远离黄河、颍水、淮河等河流。离开了水路,几十万军队的补给马上就会变成让人头疼的事情。

苻坚掌握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从数字上看,他可以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由于上述限制,这些人力物力大部分都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他可以发动九十七万人参军,也可以让各地的粮食都往战区拉,但是几十万人白白地在路上奔走,数以万吨计的粮食白白地在路上消耗,或者干脆堆在后方。整个帝国骚动起来,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是却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发挥作用。这就应了王熙凤的话:大有大的难处啊。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押沙龙   编辑: 王钻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