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乱世终结的关键性步骤
正如前文所说,建隆元年,是宋朝正式建立的一年,可以作为五代结束的具体标志,但不是事实上的彻底终结,因为五代的很多问题都还遗留在宋朝体内,随时可以激发出来使宋朝成为第六代。
五代十国的很多君主都是通过篡位的方式登上皇位,当然也害怕自己做过的坏事在自己身上重演,都想方设法的防止,但是篡位之事却愈演愈烈,国祚一个比一个短。隋文帝总结汉、晋以来大臣专权的情况,认为“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权力太大,权臣一般都出自丞相或太尉(有时称大司马将军),于是废除三公九卿制,重新设计三省六部制,带来了隋唐盛世。然而五代以来的殿前司都点检职务却和太尉职务大同小异,很容易掌握军权,周世宗驾崩前就害怕时任殿帅张永德会对继位的幼子不利,用亲信赵匡胤代替了张永德,结果还是被赵匡胤篡位,可见这个职务本身设置得就有问题。新建立的宋王朝必须对官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革除隋唐以来三百余年的积弊,走进下一个新时代。
宋太祖和赵普首先改革了宰相制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行政长官,同中书门下参知政事副之,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和副总理。但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都分别由二至三人同时担任,有效的分割了权力,避免了独裁。更重要的是军权,以往国家军权掌握在太尉(大司马将军)一人手中,很容易形成专权。宋朝以枢密院负责军事,与中书门下省平级,长官是由朝廷任命的知枢密院事,并有同知枢密院事、签署枢密院事等副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主席和副主席,与中书门下的宰执平级,分别称东西两府宰相。一般习惯上称同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和枢密院长官为执政,合称“宰执”。皇帝本人和这七八位宰执就组成国家最高领导班子,相当于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皇帝和宰执权力都很大,但又都不能形成个人独裁,既避免了专权,又尽量避免了个人决策的错误,所以这种合理的政权组织体系设计就一直沿用下来。
至于前代的太尉、中书令、尚书令、枢密使、节度使这些很经典的官名也作为虚衔和赠号保留下来。各位宰相名义上是平等的,但事实上总有一个人的资历、名望要略高,这位自然其实是首相。后来又有一些官制改革将同平章事改称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太宰少宰,其中的左相(太宰)自然就成为宰相。这种名称上的变化虽明确了宰相的顺序,但始终没有设置汉、晋独尊的丞相,直到南宋中后期“平章军国事”职务的出现,不过那时候宋朝也即将结束了。
而隋唐六部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也得到了改善,宋朝又设置了三司、审官院、司农寺等机构分担了六部的大部分权力。六部在宋朝实际上权力并不大,尚书、侍郎也主要作为代表官员级别的虚衔。但后来明朝又恢复了六部的大权,尤其是吏部、兵部尚书权位之高,未必不如内阁宰相,这其中有利有弊,不易说清。现代国家多从明制,直接以部长(尚书)为阁员,但也有少数保留宋制,比如泰国就以枢密使而不是国防部长作为最高军事长官。至于我国现代的组织结构设计,我个人觉得兼收了宋制和明制的优点。不过组织结构的改变可以通过人为的设计,而要收拢开国功臣的军权就要相对困难一些。
建隆二年,宋太祖曾召赵普问对:“为何这几十年来,帝王换了八个姓氏,战争不息,生灵涂炭,我想息天下之兵,让百姓休息,你觉得如何?”赵普答道:“您能这么想,实乃天地人神之福,但是息兵是不现实的,关键问题在于方镇太强,君权太弱,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削夺他们的权力,收掉他们的精兵、管制军队的钱粮,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还没说完,太祖就打断他说:“我知道了,你不要说了。”后来赵普多次进言要求太祖削夺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军权,改授闲职。太祖可能是念及故情,也可能是觉得这几个人暂时还离不开,一直没有答应。但是赵普一有空就把这事儿拿来说,有一天太祖实在不耐烦了道:“这几个都是我的老兄弟,必然不会背叛我!”赵普答道:“他们几个都不是帝王之才,我也不担心他们反叛,我是担心他们的部下贪图拥立之功,将他们强行推上皇位啊!”
宋太祖猛然省悟,于是召来石守信等人宴饮。酒酣耳热之际,宋太祖忽然叹道:“我能有今天,全靠你们几位出力,你们对我的大恩无穷无尽啊!但是天子也不好玩,不如当个节度使。”大家忙问何故,太祖又道:“这不难理解,谁不想得到我这个位置?”石守信等人连忙顿首道:“今天下已定,我们绝对没有反叛之心!”宋太祖道:“你们虽然没有反心,但是你们的部下若贪图富贵,会将你们强行推上帝位的。”石守信等连忙哭着请太祖指一条生路,太祖答道:“人生苦短,你们不如散去军权,而多积钱财,让子孙无忧,尽情享受。我与你们结为世代婚姻,互不猜忌。”众人叩首以谢,第二天纷纷称病请辞。
不久,宋廷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忠武军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都虞侯、镇安军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军节度使。此前韩令坤、慕容延钊确实年老多病,已经辞职。这样,陈桥兵变中拥立宋太祖登上帝位的这些老军头便都辞去实职,交出军权,不再威胁皇位。这便是历史上被称为“杯酒释兵权”的美谈。试想如果宋太祖不是以这种温馨的方式取掉石守信等人的兵权,而是猜忌陷害,那么石敬瑭、郭威就是榜样,而如果不削夺他们的兵权,那么朱友贞、李从珂还有他自己就是榜样。所以宋太祖以这样的方式,巧妙的走出了这个两难的选择,迈出了结束五代之殇的关键性一步。
作者:
黄如一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