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岂是挖宝?盘点当代考古发掘中的种种失误
2009年12月21日 09:41解放网-解放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1993年,江苏连云港著名的尹湾汉墓文物清理工作结束后,考古人员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向东海县政府、文化局和镇党委的领导汇报了这次发掘的成果。会上,镇里的一位领导随手就从桶里取出一片木牍观看。但就是他这个不经意的动作,给以后释读木牍的工作留下了永远也解不开的疑难。因为他取出的那片木牍正是24方木牍中最重要的吏员簿,而他的大拇指由于按在了木牍的右上部,只是轻轻地一带,就把这片木牍上最重要、最关键的记有这片集簿名称的字给抹掉了。今天人们再给这片集簿命名时,有的说是吏员总簿,有的说是定簿,众说不一,疑义相析。后来把它带到上海,用远红外模糊图像进行处理,还是没能恢复它的庐山真面目。

失误之四:没按专业流程和要求操作

考古发掘的基本要求是要挖到生土才算工作完毕,可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墓的清理,竟使考古工作者前后往返了三次。

罗泊湾西汉墓是一座具有南方区域特点的木椁墓。椁室早年曾被盗。但盗得不彻底,仍出土了一千多件随葬品。当年曾在工地上参加清理的一位考古学家后来回忆道:

我们在椁室工作了几天之后,以为该捞的文物都从淤泥里捞上来了,全部工作也就接近了尾声。大部分工作人员于8月20日撤离工地,回南宁去了,只留下5个人做收尾工作。对此,我很迷惑,因为棹室的壁板和底板都没有取出来,整个椁室范围没有完全暴露,发掘工作还没完成。

他们与我有同感,希望再做一次细心的考察。因此,还经常跑去工地看看。有一次,发现留在椁板底下的积水断断续续地往上冒气泡,于是找来小钢条往下扎,扎了好几处,有时带上来的泥土是熟土,有时扎下去还碰到硬木的感觉。

9月1日,找到贮木场的工人,带着电锯,请他们将冒气泡的地方的椁底板锯断一块,撬开来看,只见下面露出一大片黑乎乎的泥潭。清除上面的淤泥,发现下面有一根南北纵向的原木,这绝对是人工有意埋藏的东西。

得到这个新发现的消息,已经回到南宁的考古队员们又赶回墓地,重新开始发掘。他们沿着这根木头摆放的方向往前找了约两米后发现到了尽头,原木两头是截平了的,平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土坑内,土坑的周围是红色的生土。原来,这是为椁室内墓主人陪葬的陪葬坑,原木是殓放陪葬者的圆木棺。后来,在椁室下一共清理出6女1男7个陪葬者。

这次意外的发现使考古人员认识到,椁室内的器物清理完毕,并不是万事大吉地可以结束工作了。清理古墓时不清理到生土,肯定会留下遗憾,但他们还是把这个遗憾留到了第三次返回墓地。

原来,在清理椁室时发现一壁塌方,泥土压迫壁板向前倾斜,压住了两根椁室底板,无法将之取出。于是他们放弃了,没有再发掘,转而撤离了工地。谁知,当地的化肥厂工人在考古队离开后,相中了考古队不要的椁板。他们试图把每一块椁板都取出来,最后把考古队没有办法取出的被塌方土压住的两块椁底板也吊起取出。谁知椁板底下居然又露出了两个专门埋藏器物的土坑,里面堆满了器物。考古队第三次回到墓地,“看到经工人取出的那些器物,又惭愧又高兴”。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