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村改革因何始于安徽,成于安徽?
2008年01月21日 07:24人民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邓小平] [改革开放]

1978年,安徽遭遇百年罕见的旱灾,大部分地区10个多月没有下过透雨,许多河水断流,水库干涸。旱情造成全省受灾农田6000万亩,400万人缺乏生活用水。入秋以后,旱情更趋严重,田地干裂,禾苗枯黄,秋种无法进行,干部群众忧心如焚。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共安徽省委于9月1日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万里在会上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那样明年的生活会更困难。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度过灾荒。”省委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后当即做出决定:凡是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都可以借给社员种麦子和油菜,并鼓励社员在不影响水土保持的前提下,开荒多种,谁种谁收,国家不征公粮,不派统购任务。这一重大的政策性规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自救的积极性,不少地方由借地转为包地,把全部小麦、油菜包到户去种,而且引发了“包产到户”。

1978年10月初,安徽省委提出了“农业十条意见”即《农业上需要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旗帜鲜明地指出:要改革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体制;不要提普及大寨县口号;不要再搞穷过渡;尽快把农工商联合企业搞起来;建立联系产量责任制;大办、办好农业机械化;给生产队充分的自主权;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让农民进入市场,得到实惠;“以粮为纲”的方针有片面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应予改变;农村不能再搞政治运动,要集中精力搞生产建设和技术革命。当省委制定并出台这些政策的时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符合广大农民意愿的农村政策,对于人们冲破“左”的思想禁锢和历史偏见的束缚,对党中央决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包干)的出现,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姓资姓社的问题。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署名张浩《“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的来信,并加了“编者按”。信中说:“现在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符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应当稳定,不能随便变更。轻易从‘队为基础’退回去,搞分田到组,是脱离群众,不得人心的。同样会搞乱‘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搞乱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挫伤群众积极性,给生产造成危害,对农业机械化也是很不利的。”“编者按”还提出:“已经出现分田到组,包产到组的地方,应当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坚决纠正错误做法。”张浩的来信和人民日报的编者按语,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安徽农村引起震动,不少地方的干部和群众深感不安。

张浩的来信和人民日报“编者按”发表、广播的当天,万里正在合肥。他听到广播后,说糟糕了,这跟省委“六条”规定精神相反,是批安徽的,得赶快给全省各地打招呼。万里当即给当时的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打电话,对他说:我们该咋办还咋办,我们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根据万里的指示,以中共安徽省委的名义,向全省各地发出了八条紧急“代电”。主要内容是,要求各地不论实行什么样的责任制,都要坚决稳定下来,不能变来变去,以便集中力量搞好春耕生产。

 

相关报道:

小平智斗铁娘子 撒切尔“邓小平真残酷啊”(图)

邓小平访美险遇刺 三K党成员抽刀冲向讲台(图)

最后的政治交代 周恩来临终时对邓小平的重托

三年大饥荒洪湖没饿死一个人 全靠书记李金玉

毛泽东临终托孤 叶剑英检讨把华国锋当“后主”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