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解读曹操和谋臣关系 郭嘉率先倒曹?
2007年11月20日 10:47中国经济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三国]

民间流传的郭嘉画像。

2007年 11月6日,由北京运抵许昌魏武帝广场的曹操雕像开始组装安放。这座曹操像高度6.95米,像身重量近200吨,底部积座的长度和宽度均为5米,通身采用耐风化、不变色的花岗岩雕刻而成,半月左右可全部安装完毕。据了解,该座雕像由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段海康等专家经数次设计,历经多个环节最终完成。

中新网11月20日电 三国是中国战将和谋臣人才辈出的年代。单是在曹操麾下,就云集了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著名的谋臣。不过,学者汪宏华研究认为,曹操和他的谋臣们也并非是同心同德,在看似平和的表面下,也涌动着勾心斗角的暗流。下面为其在北京高校讲座的部分内容的节选。

谋士们之所以纷纷投到曹操门下,不是他们看不出曹操的法家本质,也不是他们要拥护法家或者趋炎附势。法家是一种在秦朝就没落了的哲学,比汉家之儒更不得人心,当然不能又用它取代汉朝,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而从他们后来的结局看,攀附权贵的想法则可彻底排除(不入流的小谋士如蒋干、蔡和、蔡中除外,当今社会的所有谋士除外)。笔者通过系统分析后发现,这些谋士在厌倦了纯粹的法与儒之后,都在冥冥中向往一种能将法和儒取长补短、有机结合的新哲学。他们不知道该混合体最终应是什么样的配合比例,什么样的实现形态,什么样的变化趋势,但他们依旧满怀信心要去寻找,去摸索。当发现曹操具有一些儒法糅合的特点时,他们眼前一亮。尽管不是很地道,却至少让人看到了儒法混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另一位政治家刘备之所以能让郭嘉等人刮目相看,并吸引到徐庶、诸葛亮,也是因为他不是纯粹的儒家,他虽不反刘汉,但反东汉,属于新儒家。而新儒家比新法家又稍稍进步了一些。不过刘备的法芯也仅是用来缝合内部伤口的丝线,一旦得到天下还是会抽去,继续效仿高祖的“约法三章”、“宽刑省法”等仁政,刑法略严于东汉末。第六十五回刘备在占据益州后便通过好友法正阐述了自己的这一政论,但随即被诸葛亮驳回。只有诸葛亮才是将儒与法血肉相融的第一人:“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随着曹操的法形渐露,当初乘兴而来的谋士一天天失望,有的人不能忍耐就提前造反了,如祢衡、孔融。然而他们拼将一死的斗争是徒劳的,丝毫不能遏制曹操的扩张势头,何况利用曹操消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亦不失为国之幸事。但接下来曹操准备攻打刘备就完全跨入民心向背的另一面了。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身边的谋士便一齐行动,采取了比祢衡、孔融更有效的手段,他们不但内部分工协作,还适时与对方的谋士外通内联。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