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天涯路几千 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
2009年08月15日 13:09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风展红旗如画

曾联松后来写了篇文章《我设计五星红旗》,记述了自己当时的设计过程:

“如何做到既能表达多种特征,又能体现庄严简洁为主的要求呢?我一进入具体构思,便感到这不是易事。十多天里,时而浮想联翩,时而伏案涂画,废弃的图纸有一大堆。我首先着眼于政权特征,要把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大救星,人民解放军是革命胜利的保证,广大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这个意思在国旗上表达出来。为此,我设计以红色象征革命;以一颗内含镰刀斧头的大五角星象征共产党,象征人民军队;以四颗小星代表广大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每颗小星均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大星引导在前,小星环拱于后,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以五星结构象征政权特征的考虑定下以后,接着考虑如何表达中国特征。为简洁起见,力求寓意于五星之中。我将五星结体排成椭圆形,像海棠之叶,寓表疆土版图;四颗小星则兼指四千年历史和文化;星呈黄色,象征黄色人种。构思至此,我开始得意起来。

“最后设计五星在旗面上的位置。我剪好大小五颗星,在旗面安排各种布局,注意大小呼应,疏密相间。当安置到左上方时,顿感全局豁然开朗,眼前星辰金碧辉煌,神州河山辽阔。凝视着这个图案,我感觉庄严而显华丽,简明而具气势,顿时兴奋得手舞足蹈。”

妻子项佩瑜说:“那时上海刚解放不久,夏天很热,他晚上就钻到阁楼上写写画画,我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每天早晨,我从阁楼上都扫出一堆剪得很乱的油光纸,有红色的,黄色的。他这个人不愿吭声,不像有的人事还没办先张扬出去。直到后来中央来信了,证明了国旗是他搞的,我才知道那些日子他是在阁楼上画国旗的。”

熟知曾联松的友人惊讶:“当我晓得他要设计国旗,觉得他太天真了,一国之旗怎么会由小百姓来画呢!可是,他这个人办事认真是出了名的,在阁楼上搞了一个多月,真没白费工夫,做梦也想不到,这国旗真就采用了他的设计。”

当年瑞安中学的学生何仲麟,考上了国立上海商学院,在上海与曾联松有密切来往。他说:“先生看到征求新中国国旗图案后,就向我借圆规。他虽不是从事美术工作,但对美学有过研究。由于热爱新中国,一颗火热的心,促使他用手工纸、圆规等最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设计出美观大方、寓意深远的五星红旗。当时报纸上很少作专题报道,先生也没有更多的谈论。一直到一九五一年的春节,先生才将全国政协奖给他的纪念刊集及奖金一事告诉了我,才知道五星红旗是先生的杰作。我高兴得直喊:‘先生怎么今天才告诉我呀!’他说:‘五星红旗的诞生是许多人智慧的结晶,成就并非属于我一个人。’他真是虚怀若谷!”

作为国旗设计者,曾联松后来又写了《风展红旗如画》,掏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有人问起,为什么热情洋溢地设计国旗?这是由于经历漫漫长夜,看到晓色云开,抚今追昔,岂能无动于衷。

小时候,我听家乡父老和小学老师的传说,说是从鸦片战争以来,接二连三地遭到外国的侵略,割地赔款,受尽欺压。清政府腐朽无能;军阀之间连年混战;老百姓则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也曾听到过孙中山闹革命,共产党救穷人等等。凡此传闻,虽断断续续似懂非懂,但从中知道国弱民贫、长期苦难,于是幼小心灵开始关心祖国的命运。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十年求学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始则侵占我国东三省(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进而把魔爪伸进华北平津,终于发动卢沟桥事件(一九三七年“七七”事件)进行全面侵华战争,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在敌人铁蹄之下,祖国河山更加支离破碎,民族危机陷于极端严重,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金瓯残缺、满目疮痍、灾难深重的时候,每悲“风景不殊,举目河山有异”,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少同学的爱国思想与日俱增,在进步思想影响和进步力量的推动下,我先在南京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在重庆参加学生抗日救亡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但当时爱国活动不能见容于国民党反动当局,在白色恐怖之下,横遭打击,更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是坚决抗日,救国救民,确是中国人民的救星。我是从关心国家民族的安危开始,逐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进而衷心爱戴,终生追随。

祖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实体。爱祖国就要爱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辽阔国土,爱我们伟大壮丽的大好河山,爱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爱我们勤劳勇敢的亿万人民,爱我们来之不易的社会主义制度,爱我们祖国一切美好事物。

我们可爱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如沐春风,欣欣向荣。展望未来,前程似锦,万紫千红。象征社会主义祖国的五星红旗更加嫣红壮丽,灿烂辉煌。正是江山如此多娇,风展红旗如画。(袁亚平)

<<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袁亚平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