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月,周恩来和贺龙观赏我国选手在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上获得的金牌。
1927年7月,周恩来与贺龙初次见面,两人一见如故,相知相惜。此后,他们志同道合,为革命事业共同奋斗。1969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并肩战斗40多年的这对亲密战友生死两隔,一时仓促的分别竟成了永诀......
三移住所,力保贺龙
1966年12月25日凌晨,一辆轿车悄然驶出中南海西北门。
轿车在市区兜了几圈,确认后面没有跟踪的车辆后,突然拐入万寿路新六所,在周恩来为贺龙夫妇安排的临时住所前停了下来。
这是周恩来精心安排的行动。
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刚开始不久,林彪一伙就诬陷贺龙是"黑线人物","要篡党夺权"。康生、江青还诬陷贺龙调兵搞"二月兵变",他们分别跑到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煽动学生造贺龙的反。从此,贺龙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家就没有安宁过。为保护贺龙夫妇的安全,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不料,造反派们很快探听到了消息,他们跟踪到了新六所,闹着要揪斗贺龙。当时正值"一月风暴",社会上很乱,周恩来对贺龙的安全放心不下,于是决定在自己的家中西花厅腾出一块地方,把贺龙夫妇接过来住。由于白天目标太大,他们只能趁深夜时采取行动。
1967年1月11日凌晨,在周恩来的周密安排下,贺龙夫妇终于搬入了西花厅。在这段日子里,贺龙目睹了周总理天天夜间出去工作,往往天快亮了才回来。他心里惦着总理,也是一夜夜地睡不着。每到黎明前,贺龙就趴在窗台前,盼着总理早点回来。时值隆冬,天气寒冷,每天早晨见到总理拖着疲倦的身躯从汽车里走出来,贺龙心里都难受极了:他既担心总理的身体,又为自己不能为总理分忧而焦虑。
周恩来是个心细如发的人,他体恤贺龙的心情,无论工作再紧张,再劳累,他还是抽时间去看贺龙,劝他安心休息。有时实在太忙了,他就利用吃饭的时间,让工作人员把饭菜拿到贺龙住处,以便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同贺龙说说话。
1967年的形势不容乐观。林彪和江青一伙加快网罗贺龙的"罪证",妄图将其彻底打垮。在这种情形下,力保贺龙的周恩来无疑承受着沉重的压力。但周恩来是个重感情的人,在这种危难时刻,他仍旧挺身而出。
1月19日下午,由于"文革"的火焰已烧到中南海,周恩来和李富春代表中央同贺龙谈话。本来还约了江青,但江青非但不来,还指使其爪牙在约定时间,把宣传车开到中南海墙外,一遍一遍地高喊"打倒贺龙"。
就是在这种气氛下,周恩来问贺龙:"林彪说有人向他反映,说你讲他长征中的坏话,有这事吗?"贺龙想了一想说:"我只是在延安时曾问过某人,不知道林彪在历史上的问题。"
相关新闻
作者: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