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求助于人种学
事实上,没有人曾想到在距离我们如此之近的过去,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种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类大家庭的这个新成员从何而来?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又是什么原因销声匿迹?如此之多的难解之谜摆在科学家们的面前,他们试图一一破解,可惜大部分的传统方法都对此束手无策。德国马普学会的让一雅克·于布兰和斯方特·佩博已经开始研究这些化石的古DNA以确定这一人种的基因构成,然后便可以找出该人种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共同点。但是由于从第一具尸体牙齿上提取的DNA损坏程度超出预料,所以研究毫无收获。为了解“弗洛里斯岛矮人”的大脑功能,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人类学家迪恩·福克对其脑腔内部作了研究。根据他的研究结果,无论从大脑的形状还是啮叶的位置来说,“矮人”的大脑发育程度同智人不相上下,由此可以证明这些化石的所有者在生前是完全正常的,具备一切复杂反应能力,会制造工具,甚至会使用语言。荷兰莱顿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杰尔特·范登博格对此解释说:“这些信息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它们间接地表明‘弗洛里斯岛矮人’很可能捕杀过一些大小至少可以和剑齿象及巨蜥媲美的动物,因为在发现‘矮人’化石的同一地质层中也发现了它们的骨化石。”
到目前为止,确切的证据还是很少,一些科学家已经转向借用人种学的研究方法。不过人种学主要是研究当今社会的问题,其研究领域和研究时代都与古生物学迥异。过去也曾有史前史学家用一些方法把这两门学科联系在一起,可是所谓的人种一考古学,局限性还是显而易见,因为结合人种学和考古学得出的论断往往不能进行科学演示。但在这个案例中,情况却有所不同。科学家们并不想建立一套无法进行演示的纯理论,而只是想利用人种学的一些信息来推动挖掘工作的继续。在弗洛里斯岛上,住在丛林中的“小矮人”的故事是当地民间传说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传说由来已久,但是自“矮人”化石出土后,这些传说又有了另一层意义。杰尔特·范登博格教授解释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人种学感兴趣的原因,这些传说也许能帮助我们找到生活在更为现代的‘矮人’的化石所在地。”作为“矮人”化石的保管者,印尼古生物学家托尼·朱比安托诺也同意这一观点:将古生物学和人种学相结合是继续挖掘研究“矮人”之谜的可行途径。
在弗洛里斯岛上,只要你竖起耳朵仔细聆听,就会发现当地人对“矮人”的存在深信不疑。就拿那个著名洞穴近旁的利昂·布阿村来说吧。这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由于长期在稻田里辛苦劳作,身体已经佝偻,脸上也爬满了皱纹,他坐在火堆旁,一群孩子围坐在他身边,听他讲矮人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洞穴附近生活着一名叫Empu Paju的男子,他看起来不像是猴子,但和我们也不太一样。他的个子跟小孩儿差不多高,却有着神奇的力量,凭着强壮的身体竟然战胜了一支其他王国派来侵略我们岛屿的军队……”而不远处的村委会里,村长唤来了两位村民,他们都只有1.40米高。其中较为年长的那位盘腿坐在席子上,手上拿着咖啡,嘴里嚼着槟榔,讲述起自己的身世:“在村里的几百口人中,我是一个名叫Teol的矮人的37个后代之一。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七代了。Teol身高只有1米,浑身都是毛,常年生活在森林里。后来他和村里的一位姑娘结了婚,还生了小孩,后来又有了第三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矮的原因。”
作者:
LaurentOrlul著 胡慧俐编译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