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香港凤凰电视台“口述历史”栏目中谈梁漱溟,我找到了这篇梁漱溟1965年7月10日在全国政协直属组的发言。当时,我是记录人员,是亲身经历者之一。岁月无情,当时的全国政协直属组几十名学习成员现在都已谢世,连我这位当年才二十多岁的小组秘书,也已年近古稀。我禁不住全文推出,并分段进行讲述这篇发言的政治、历史背景。
7月10日梁漱溟发言原文第一段:
组长(按:指政协直属组召集人于树德和王芸生)上次要我谈谈这一阶段的学习小结,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话很长,不知从何说起,今天只说一点,从曹老(按:指曹谷冰,政协直属组同组成员,原《大公报》老报人)的话开头。曹老上次说,1949年在上海已有“听和跟”的话(按:全文为“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50年代后期增加了“走”——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当时他就接受了。我比不上曹老,笨得很,至1950年还不能承认这个话。记得是1950年劳动节(或国庆节),那时候我在天安门城楼,不像现在在观礼台(按:梁漱溟在1953年9月与毛泽东顶撞闹翻之前,重大节日庆祝均站在天安门城楼,而后即降为观礼台——此待遇一直延续到1988年梁漱溟病逝),主席、总理都在我们一起,郭老(沫若)代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向主席赠旗,旗中间写的一行字是:“我们永远跟着您走。”我也是无党派人士,看了心里直摇头,这话在我口中是说不出来的。同年6月,为通过土改法开会,开了一星期,我偶尔在小组会上讲几句,大会上一直没有发言。有几位朋友关心我,如邵力子、王绍鏊、雷洁琼诸人,说我不应该不发言。我对此不以为然,因为大家说的话都是向领导颂扬一番,我觉得总说这样的话没有意思。自己不说这种话,朋友们关心我,指出不对,仍不以为然,可见自己的固执。当时领导上还没有找我谈话。也是1950年,又开个什么会,头两天我没说话,总理通过徐冰要我发言,我才作了简单发言。这说明自己是拒绝轻易跟着别人走的人,平时不附和,不苟同,不随大流,我就是这个性格,这个脾气。
述评之一:
请读者留意梁漱溟发言的第一句话,即“组长上次要我谈谈这一阶段的学习小结,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这话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十分平常。的确,在当时就全国政协直属组学习而言,大体上上半年暑假前,下半年年终,都要做学习小结,每人都不例外。问题是在1965年上半年,政协直属组曾经集中几个月的时间,与梁漱溟“辩论”,即对梁漱溟进行大批判。如果别人是学习小结,而在梁漱溟身上则应该是思想检查,检讨自己的错误。但梁漱溟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大错,因此自己也是做“学习小结”,“谈谈自己的体会”而已。
那么,究竟1965年上半年政协直属组对梁漱溟批判了什么呢?这个大批判又如何形成的呢?我在这里简述一下历史背景。
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于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在北京召开。鉴于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已经进入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时期。因此众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大会期间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大小会发言中都不免提及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梁漱溟对此不能苟同,又不好公开反对,便遵照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冥思苦想地写了一篇发言稿,在政协第31组(梁漱溟大会期间所在的小组)小组会上作了发言。梁漱溟的长篇发言的中心内容是,认为政府工作成绩之所以显著乃至建国15年建设成就的取得,其重要原因,可概括为八个大字:科学之事、道德之事。梁漱溟在发言中阐述说,科学之事即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国民众顺应科学规律,道德之事即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用新道德教育了全国民众,使一盘散沙的旧中国变成团结一致的新中国,等等。又作出结论说,正因为科学、道德这两桩事做得好,建国15年来才取得中国现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建设成就。梁漱溟发言洋洋数千言,就是只字未提“阶级斗争”。梁漱溟的这篇发言,是他自1953年与毛泽东顶撞而受到批判,长时期沉默后,首次在政协会议上较为系统地发出的与众不同的声音,立刻引起了与会领导和委员的注意。大会期间,即有与梁同组的委员指斥梁漱溟大谈什么“科学”、“道德”,一字不提斗争,就是否定阶级斗争,反对阶级斗争,贩卖自己的私货。梁漱溟对此未作理会。等到大会临近闭幕那天,政协大会执行主席陈毅在讲话中提到当日书面发给大会每个委员的与梁漱溟同组的两位委员批判梁漱溟的联合发言,并予以肯定。梁漱溟坐不住了,当场给大会主席团写信,认为大会执行主席偏听一面之词,不足以服人,要求答辩。次日大会闭幕式上周恩来主席讲话,说有位委员提出答辩别的委员对他的批评,此事大会期间已来不及,可在大会结束后由政协学习委员会办理。于是,1965年上半年,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每周开会二三次,以梁漱溟所在的政协委员直属学习组(即政协直属组)为主,邀请平时不在该组的覃异之、黄启汉委员(即在政协大会上书面联合发言者)参加,全组总动员,与梁漱溟开展“辩论”,都统统揭露出来,全方位地把梁漱溟的一贯否定阶级斗争、反对阶级斗争的“反动言行”狠狠批判了一通。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