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实际阵亡人数是纪念馆数据的4倍?
2008年12月17日 08:34《先锋·国家历史》杂志 】 【打印已有评论0

老谷一辈子就知道那场战役中他失去了47个兄弟,但他不知道的是那场战役解放军战士总共伤亡了13万人,国民党方面更多。而他们中的多数人,甚至没有被记录下名字。于是,祁少华觉得这部名叫《牺牲》的纪录片该表达的是什么了。

追寻《集结号》的历史背景

事情一认真起来,就会生出诸多烦恼。这是导演祁少华后来总结出来的,如果不是当初华谊兄弟的人找到他,让他拍一部纪录片,他也不会去淮海战役纪念馆翻历史档案。这一翻可好,查到的历史真相让他彻底犯难了。影片中老谷他们连里死了46个兄弟,而他身处的那场战役,根据历史档案记载,详细可靠的伤亡数字是13万多人。但导演祁少华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查到有名有姓的烈士却只有3万多。

这其中10万多人去了哪里?

而引起导演注意的是,在很多场合,人们提起那段往事,都是这么说的,淮海战役中牺牲的总人数为31006名,是3年解放战争中牺牲人数的1/10,超过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牺牲人数的总和。

为此,他带着摄制组专门跑了趟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找到了研究军史的专家,得到的确切答案是,伤亡的数字是13.3万人。而且后者还补充说,实际数字肯定只多不少。

支持专家观点的是实际的情况,祁少华和他的摄制组来到故地,去了正规的陵园,很多成片的墓碑主人没有名字。有名字的也都是这么写的:某某等500名烈士。很多荒冢散落在野外,一望无际,远看是撂荒地,走进去才知道是一个个小坟茔。很多外人不知道,只有当地的一些老人才知道这里当初埋葬的是些什么人。但谁谁谁没人说得清楚。

从那一刻起,祁少华觉得这部名叫《牺牲》的纪录片该表达的是什么了。说得好听些,每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说的直接点,就是牺牲背后的牺牲。

祁少华说,《集结号》里冯小刚把现代人的爱和恨投射到了60年前那场战争中,有点煽情。但当他自己用纪录片的镜头走进里面的时候,除了沉重别无感受。反正就是那个数字,摆在任何人跟前都足够深思。战争胜利了,谁胜利了我们不去问他,但是其中这几万人他们付出了生命,但是他们却被遗忘,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起初,华谊兄弟找到祁少华,是2007年的6月份。当时,《集结号》前期的拍摄已经结束。主创人员想到配合电影拍部纪录片,一切灵感来自于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这部战争片发行DVD光碟的时候,配了两部纪录片。都是斯氏监制的,一部叫《和平的代价》,另一部叫《直击战争》。前者讲述二战背景和老兵回忆。后者通过一个战地摄影师,从第三者的视角走进战场。

华谊兄弟的人拿着这两部纪录片来找祁少华。当时初步的想法,就是照这么来,但具体拍成什么样,他们也不知道。

祁少华之前拍摄过很多战争题材的纪录片,以为《集结号》有这么个故事,现实中也真有老谷这么认真的一个人。但一接触才知道,《集结号》的故事完全来自于艺术家的想像,原著小说《官司》也没这么个原型。

纪录片所要做的,就是要把影片中的虚构故事一点点地去找到现实的参照。这让祁少华感觉很为难,时间很紧,4个月后就要交工。

祁少华又问,影片的历史顾问是哪个?对方答,没有历史顾问,如果说懂点战争的,主创里有一批韩国来的战争特效专家。

而影片里唯一交代的历史背景就只有一行小字,“1948年冬,华东腹地。”

1948年冬天的华东腹地,按照历史教科书上说,无疑是淮海战役,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决战,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国民党方面称之为徐蚌会战。

60年后,祁少华带着摄制组走进了那段历史,可是他却没有发现有老谷那样不合时宜的老兵。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