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实际阵亡人数是纪念馆数据的4倍?
2008年12月17日 08:34《先锋·国家历史》杂志 】 【打印已有评论0

60年前的华东腹地

“我看过很多的西方战争纪录片,我也想跟着学,去表现战争中的人性,但是当我一接触现实后,我发觉这都是两码事,根本不搭界。”祁少华说,当他走近那些淮海战役的老兵,按现代人的思维来讲,的确让他有些失望。那些老兵们本来就是那样,还真的就是人格高、大、全,不是被人们简单树起来做典型的。

所以,当祁少华带着《集结号》式的西方视角和现代眼光,去寻找现实中的老谷时,起初遭遇失望。

他采访了一个淮海战役中的老兵,这个人当时相当有名,就是活捉国民党将领黄维的战斗英雄。黄维是什么人,黄埔一期的学员,蒋介石的高足,淮海战役时国军十二兵团的司令。老兵名叫薛振英,当时是个排长。

老兵给祁少华回忆,那才是1948年的冬天发生在华东腹地的真事,确切时间是12月15日。被包围的不是老谷们的解放军,而是国民党军的第十二兵团,包围了有半个月,后者已经溃不成军。

15日,黄维下达了突围命令后,十二兵团乱作一团,四散突围。到了当天夜里,黄维的十二兵团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薛振英他们部队奉命驻扎在一个刚刚被占领的村庄里,任务就是阻击和收容国军的小股部队和散兵。

晚上12点左右,他和教导员在村口巡视,听见远处有嘈杂,他就带了两个人摸上去了。快走到跟前了,那些人发觉了,他大声喊着问口令。他记得那天晚上解放军的口令是“李楼”,对方却答的是“自己人”,于是就被抓了。

到了第三天,小排长才知道自己抓的是个宝贝,鼎鼎大名的十二兵团中将司令黄维。小排长后来说,后悔当时因为天黑,没仔细瞅瞅他的模样,要是知道他是黄维,当时非教训几句不可,那淮海战役打得多残酷啊,敌我双方死的人海了,尤其是敌人更惨。

祁少华想知道当时到底有多惨,薛振英回忆,在他们阵地对面,国军用苫布盖着一个土堆,大家都以为是国军遗弃的粮食、军火,跑过去一看,吓得半死,都是国军士兵,起码有上千人,冻得硬梆梆的尸体被码得整整齐齐,就那么跺了一人多高。

祁少华问,现在想起来都啥感觉,老汉说,死的人是多,但自己打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他们当时是站在解放全人类的立场去做的。

祁少华不断追问了半天,直至最后真的明白老汉就是个单纯到极点的人,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苛责,倒有些不负责任。

后来,解放了,因为这个小排长立有战功,组织上安排他到北京去工作,在中国社科院任职,没想到小排长却拒绝了,说自己大字不识,去那里干嘛,索性回家务农了。

老汉给导演说,再来那么一场战争他还是同样会上战场,当然最好不要再有战争。

祁少华采访完这个老汉,感觉落差挺大,现代人对于那些老兵的状态还是出于想象的多。《集结号》是,他们这些带着摄影走入历史的年轻人同样也是。如果这个老兵真的像老谷那样认真,该多好,去追问一下那些国民党军士兵的身世该多好。

但纪录片要的是真实,而不是想象,他总不能逼着把老汉推入人性矛盾的深渊。他最后还是把这个老汉放入了纪录片里,虽然没有想象中的煽情,但却有另一种沉重。

后来他又找到一个老兵,他又以为这个老兵是他要找的现实中老谷。但最终还是有落差。

这个老兵是个营教导员,当时他们营有500多号人,淮海战役的时候他趴在战壕里,一排炮弹落下来,再站起来的就只剩几个人了。

祁少华在采访的时候问老汉,你的那些弟兄呢?老汉说,都死了。为什么都死了?因为我命大。为什么牺牲?因为是军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