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21岁时的“学籍档案”惊现芷江(图)
2008年05月28日 11:28文史博览 】 【打印
相关标签: [毛泽东]

档案

档案

谁能料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原始“学籍档案”竟会完好无损地保存于湘西边陲的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馆呢?这件“养在深闺人未识”、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档案,是如何在这座饱经战争沧桑的小城幸存、并于近期才被撩去神秘面纱浮出水面的呢?

“国宝”惊现芷江

2006年初,按照省市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馆要申报省一级档案馆,晋级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编写出版《档案馆指南》,将馆藏档案资料的主要内容、特色及珍品如实反映出来。档案馆书记唐召军承担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经过一年的努力,《指南》已接近杀青。但他在校改其中的“馆藏资料”篇时,发现初稿未能全面而翔实地展示该馆数千卷(件)民国档案资料的内容与特色。他决意再进库房详查一次,希望有重大发现。

2006年 12 月 18 日,唐召军又像以往一样沉浸于卷轶浩繁的档案中,当翻阅到民国资料教育类第 83 卷时,卷壳封面上的内容摘要第 5项标注着“省师范职员学生一览表施行细则”,其中“省师范”几个字如磁铁一样牢牢地将他的目光粘住了。他想起开国领袖毛泽东青年时期曾在湖南一师求学,其中会不会有惊人发现呢?他怀着渴盼的心情,迫不及待地翻找着,卷内目录第 7号文件标题栏里赫然出现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文件标明日期为“1915年 8月”。见此,他精神一振。案卷里,封面上印有《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民国四年八月》(以下简称《学籍档案》)的小册子映入眼帘。

这册《学籍档案》形成于民国四年八月,长 26 厘米,宽 15.5 厘米;为右侧线装、从右至左表格式竖排,对折式双面印刷,每页 22 行,连封面封底在内共 28 页;纸张已发黄,四边稍有磨损,封面上部左边沿有锯齿状破损,下部中间位置有长约 10 厘米的不规则通底裂缝,右侧靠装订线处中下方有“胡临川”三个毛笔书写的大字。所有文字均为繁写体,字迹十分清晰,保存十分完好,确是一册十分罕见的原始学籍档案。

翻看档案,第一页第一行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一览表”,第二行为“职员一”。在“职员一”的花名册设定表格第一行为“职掌(即职务)、姓名、别甫(即旧时文人的字、号)、籍贯、住址(即家庭住址)、通问处(即通信、问询地址)”;第二行开始依次为“校长、学监、庶务、管仪器、管印刷品图书、校医、书记”等十三名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人信息表;第十五行为“职员二 ”,实际上是教学第一线的任课教员花名册,至第三页止,共有 46 名教师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担任“修身、国文兼讲经、教育兼实习、心理、伦理、国文、习字、英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农业博物、物理、经济、图画手工、图画、几何画、乐歌、体操、拳术”等二十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花名册中,他惊喜地搜寻到“徐特立”、“方维夏”的名字。众所周知,徐特立是毛泽东主席一生最敬重的老师,当时他是“教育兼实习”课程教员;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革命活动家方维夏,时任一师“农业博物”课程教员。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