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血战松山 三吨炸药炸飞山头(图)
2009年02月26日 08:30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抗战]

滇缅公路在怒江西岸的盘山旅途中,有一座海拔2260米的西岸最高峰松山,遥控怒江及两岸滇缅路。1944年5月远征军强渡怒江后,左翼第11集团军立刻强攻日军重兵把守的松山。在这方圆不足1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战斗极尽血腥惨烈……

董启超 90岁 远征军炮兵部队装弹手

一米多深的战壕

董启超是河北冀县人,尽管如今已90高龄、且在滇西龙陵住了近60年,可一开口还是河北腔,也是此次采访惟一听得懂普通话的老兵。老人经历坎坷而丰富,不久前我们在惠通桥寻访时,他就是当年炸桥的目击者;让人惊叹的是,他竟还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以及松山大战的参与者!

1937年7月,22岁的董启超在天津学织布,突然就被强行拉了兵,拉兵的人理由充足:“卢沟桥事变听说了没有?国难当头,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就地从军抗日!”董启超被分到了国民党航空委员会第一运输大队,到了南京修飞机场。12月的一天日军破城,董启超在下关冒死乘船逃脱,身后码头是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数万难民……刚逃到江西,南京大屠杀的确切消息便传来,董启超和同伴们心如刀绞!

部队辗转到了云南中缅边境的芒市,为滇缅公路搬运物资。1942年5月日军又从缅甸杀过来了,董启超逃命到惠通桥畔再次大难不死(详见本报有关惠通桥报道)。在昆明,正逢远征军直属炮兵师第10团招兵,招兵军官嫌已27岁的董年纪大了不想要,董启超一急脱掉上衣亮出一身结实肌肉,声泪俱下:“长官,我当过7年搬运兵,有的是力气,也懂云南摆夷话,就想为南京死难同胞报仇!”军官感动了,破例收了这个年龄足以当连长的兵,安排他在2营4连当装弹手。

训练近两年就遇上了滇西大反攻,炮10团隆隆起程往怒江开拔。该团一共装备18门100毫米德国野战炮,全以车辆牵引,一路前进声势浩大。董启超坐在驾驶室里豪情万丈:当步兵一枪才打死一个鬼子,当炮兵一炮就能轰掉几十个,过瘾!部队在怒江东岸缠头山布下阵地,董启超每天光着膀子、举着50公斤重的炮弹跑上跑下苦练,临战前他的装填速度超过了每分钟8发,成了全团的“标兵”!

1944年6月2日松山总攻开始,董启超的部队率先开火,猛轰对岸直线距离仅6公里左右的松山。一个连3门炮,连长举个小红旗站在土坡上,不时猛挥小旗大喊:“8发急促,放!6发间歇,放!”董启超十分明白,“急促”就是要他疯了一样装填炮弹,“间歇”就是歇一会儿再打下一发,让观测员辨认效果修正弹道……50公斤的大炮弹在他手上像没事儿一样,流水般送进炮膛;有时候送得过快,上一发的弹壳“叮当”滚出来贴到他身上,“扑哧”一下就烫掉一层皮!

疯狂炮击持续了近3个月,炮击刚开始时,对岸日军还常常打炮还击,进入7月份后就再没炮弹飞过江来。董启超没望远镜,只能凭肉眼遥望茫茫雨雾中的松山——山顶终日烟雾腾腾,不时看到步兵交火的火光闪烁。董启超和弟兄们心里急啊:每天少说要轰两万发炮弹上去,3个月就有百万发炮弹炸在山顶鬼子兵头上,他们怎么还没死绝?

董启超并不知道,日军占领滇西后在松山下的功夫最大——松山最高峰子高地筑有2个特大地堡、若干子碉堡,相互之间以交通壕连接,坦克、重炮均能自由出入;松山其余阵地如大垭口、腊勐、滚龙坡等地还有10余个堡垒群,均为永久性工事,由日军第56师团113联队近千人驻守。连日炮击将日军表面阵地基本摧毁,可坚固地堡并无多大损伤。整个6月,远征军第71军28师从大垭口等处艰难登山攻击,遭日军明暗火力网交叉射杀,伤亡1600余人仍无进展。7月,第8军、第6军紧急增援,其中就有高有旺、黄执中两位老兵。

高有旺就是龙陵人,尽管直到1944年初大反攻前夕才参军,但一下子就遇上了打松山这样的空前恶战。记得那几天雨下得很大,高有旺穿着草鞋、扛着“中正式”跟着老兵们爬山,爬到大垭口附近已是周身泥泞,头上也早已是一片火海弹雨。高有旺脸色惨白有些紧张,班长好像是重庆巴县人,连踢了他两脚,口里骂:“龟儿子等哈儿跟倒我,不准乱跑!”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