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教育部长之女忆文革:父亲被迫害致死
2008年12月29日 09:31天天新报 】 【打印

周荣鑫抱着年幼的周少华

回忆父亲周荣鑫——在文革的政治漩涡中

周荣鑫(1917—1976年),原名周文华。山东蓬莱县(今蓬莱市)城里西关人,教育家。曾任国务院秘书长、教育部部长。1975年,周荣鑫就任国家教育部部长。到任后,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进行了坚决斗争。1976年4月13日,被迫害致死,终年59岁。1977年,中共中央为周荣鑫平反昭雪。本文是他的女儿周少华的回忆,详细记叙了周荣鑫在文革后期政治风暴中的遭遇,真切感人。

当时最年轻的部长

1961年,父亲被调到教育部任副部长,1962年调国务院任代理秘书长,1964年经人代会批准任秘书长。

1963年我有两件事和父亲有交流,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

一是我那年加入了共青团,父亲对我表示祝贺,并引用了刘禹锡的陋室铭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们家的“小白丁”终于摘帽子了,还要努力争取入党啊!

第二件事是我那年考大学,父亲和我长谈,一致决定要学经济学专业。在那个年代,多数人喜欢学哲学、历史、文学和外语专业,经济学不被看好,但15年之后,学这个专业却对我的人生之路起了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我终身受益,为此,我永远感谢我那深有远见的父亲。

周总理选择国务院秘书长,除政治可靠外还有四个条件:一是要能自己动手写国务院公告和文件,即有一定的文字能力;二是善于处理与各个方面的关系,即俗话说的人缘好、脾气好。国务院当时有16位副总理,还有几十位部长,近十个直属国务院办公室,另还要处理与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军兵种之间的工作问题,秘书长必须能协助总理妥善协调各方关系;三是秘书长要年轻,身体好,跟得上总理的工作节奏;四是级别不能低,越级使用老同志会有意见。薄一波伯伯对我父亲很了解、很信任,是他向周总理推荐我父亲担任这一职务的。父亲出任国务院秘书长时只有40多岁,是当时最年轻的部长,他的虚心和对老同志的尊重爱护使他得到了各方面的信任。

父亲上任后,我们感到遗憾的一件事,是他下令取消了政协礼堂,即每个星期六给干部和其家属们安排的电影晚会。那时,每个星期六晚上,政协礼堂都会上映最新的国内外电影,而到社会上公映往往会在半年到一年以后。父亲对孩子们的优越感很看不惯。他说:把你们都惯坏了,搞特殊化脱离群众,老百姓会对我们党有意见的。

在周总理的亲自指导和要求下,国务院带头制定了关于用车住房等严格的规章制度,连开会喝杯茶都要交钱。对这些制度,父亲都严格执行。我的小妹妹当时每天都要到医务室看病,但不能坐父亲的车,于是,父亲就带着她,天天步行绕北海一圈,进中南海北门去上班。步行上班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文革”开始后才不得不改。

父亲脾气好,平等待人,这一点在国务院机关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深得人心的。家里的司机、炊事员以及来家里修理水电的工人干完活后,妈妈都会请他们到客厅坐坐。记得到五七干校劳动前,还有国务院机关的工人同志到家里来借钱买大衣,父母和姐妹们都会尽力帮忙,有求必应,从不要偿还。

父亲由于工作忙,经常会带些文件回家看,有时我会偷看父亲的文件,虽然明知如果被发现,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但还是忍不住会溜到父亲的房间偷看几眼。一次,我在偶然偷看文件时,居然看到罗瑞卿在挨批,吓了我一跳。罗瑞卿伯伯是我们非常敬重的老领导,他怎么了?回到客厅想问父亲,但看到父亲没有了往日见到孩子们时的慈爱和喜乐,而是坐在沙发上神色凝重,不发一言,闷头抽烟,我终于没敢发问。当时哪里会知道,罗瑞卿伯伯出事,正是“文革”的前奏曲?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1975年   文革   父亲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