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粮食危机:长沙抢粮风潮与四川人相食
2008年04月30日 10:00新世纪周刊 】 【打印
相关标签: [清朝]

溥仪那年刚满4周岁,他的朝廷像艘破船,宣统二年三月初二,他的子民黄贵荪一家四口从这条早晚要沉的船上跳了下去,投潭自尽。随后爆发的湖南抢米风潮却被清廷联合洋人镇压了下去这场灭门悲剧发生在等米下锅的黄贵荪家。

清末的长沙城,人吃水都得靠买,因为长沙城里的水相传不够洁净。黄贵荪和一班挑夫们从南门外白沙井或者远处的河里挑水出来,卖给长沙城里人饮用。

宣统二年三月初二(1910年4月11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一般都在这时涨价,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当时的中国,即便是后世或者国外,青黄不接之时都是一年中粮食涨价的开始。黄贵荪一连挑了几天水,拿回来70文钱交给妻子。

米价突破8千文大关

这是一个等米下锅的四口之家,妻子拿着这70文钱到一家私售稻米的戴义顺碓坊,想买一升米回家,店家说她还欠了两文。这时候和她一起买米的还有一位老婆婆,老婆婆手里的钱倒是够了,有76文呢!但是店家在这76文中挑出了破烂的铜板,这么一挑钱又不够了。老婆婆只得回家再去取几文钱来。

然而,黄贵荪这几天就卖了70文的水,家里连个烂铜板都没有,黄贵荪饥寒交迫的女人看不到一点生路,一头裁进了家门口的老龙潭。

黄贵荪又挑了一趟水回家,却遍寻不着妻子,只有两个孩子在河边哇哇哭娘。这位终日出卖体力却没有一顿饱饭的男人一手抱起一个孩子,一家四口人就在老龙潭团聚了。

老婆婆家里还有几文钱能换下烂钱买米,她没有投潭,但是她这天也没能买到米。当她拿着几文“好”钱再次来到米店时,米又涨价了。这一刻就是历史上有记载的“4月11日长沙米价每石突破8千文大关”。

老婆婆也豁出去了,不是跳潭而是拼命争吵。

抢米的五天

一切都看在眼里的木工刘永福高喊一声“打!”愤怒的群众便开始抢夺大米。听到风声,来这条潮宗街(长沙当时的粮店一条街)抢米的人就越来越多,几十家米店被围得人山人海。就连原先毫无抢米想法的人也加入其中。没有米袋子怎么办,急中生智者脱下裤子当袋子使。这天是三月初二,记载这一天的史书上说,顿时满街狼藉,仓库里涌泻出来的稻米在大街上堆了一寸厚。

号召者刘永福被抓进巡警局。

三月初三,长沙饥民围困巡警局,要求平粜放人。善化(后归长沙)知县郭中广以正在造册准备平粜为名,劝退了刘永福的阶级兄弟。三月初四人们没有等来刘永福,却等来闹事杀头的恐吓,群情激愤下,一拥而上把巡警道赖子佩像杀猪一样捆起来挂到了树上。这出戏后来收入了《竹枝词》:“可怜城畔垂杨柳,不系青骢系赖公”。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