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大将[资料图片]
陈赓大将是开国将帅中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名将。他在黄埔军校时是“黄埔三杰”之一,国民党黄埔系将领也对他敬重三分;他救过蒋介石一命,蒋介石却想要他的命。他在上海中央特种情报科深入虎穴,南昌起义、反“围剿”、长征、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法援越、抗美援朝常出奇兵制敌,创办哈军工、协力创建“两弹”为国防现代化殚精竭虑,功勋累累而不自居;他对事业的忠贞、出众的才能、透明的人格、豪爽的个性,深受上下称道。毕生虽仅58年,丰富的人生一部厚厚的《陈赓传》也只能叙其概要。
“中国最好的一个旅”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陈赓任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抗日战争中,三八六旅在陈赓率领下,成长为一支屡屡重创日军的八路军主力。
三八六旅10月7日渡过黄河进入山西。陈赓接命令赶到太原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告诉他,娘子关告急,你率三八六旅依托太行山,配合正面防御的国民党军队,侧击自娘子关西进之敌。三八六旅在半个月内进行了大小战斗26次。
陈赓初战日军,是10月21日夜袭长生口、蔡家岭之敌,日军大震,暂停正面进攻,整顿后方及运输线,解除了娘子关重要阵地旧关的国民党部队之危。
陈赓根据情报判断,敌人正面进展不顺,因而企图从测鱼镇经七亘村等地,迂回进攻国民党军队阵地的侧后。陈赓在察看地形后,料定敌人必经七亘村,10月26日和28日指挥七七二团两次在此伏击敌人,打乱了日军作战部署,使娘子关附近被包围的数千国民党军脱险。七七二团缴获大批战利品,大部分人换成了日本装备,扛起三八式步枪,还缴获了向国民党当局要不到的五万分之一军用地图。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对七亘村连续伏击叹为奇迹,认为这是“兵家所忌”的一次大胆巧妙用兵。他多次对人说:“还是八路军的机动灵活战术好。”
在八路军访问的美国大使馆参赞卡尔逊,1938年1月来到三八六旅,陈赓同他进行了长谈。卡尔逊赞扬三八六旅卓越的战略战术及善于联系群众“是世界上所仅见”,“三八六旅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
不久,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等来到三八六旅,商讨在日军重要运输线邯长公路的作战计划。日军在沿线城镇都派有重兵把守,只有公路中段跨越太行山脉,给八路军留下了作战的空隙。刘伯承命令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佯攻黎城县城,引诱潞城县敌军来援,三八六旅在中途设伏,给以歼灭性打击。
潞城的日军兵力已经增加到3000多人。陈赓望着墙上挂的军用地图说:“我们的兵力少,馒头太大,要没个好地方打仗,是吃不掉它的。”大家围在地图前议论纷纷,不约而同指着神头岭。从地图上看,那里有一条深沟,公路从沟底通过,整个邯长公路线上再没有比这更理想的伏击地点了。陈赓思忖了一下问:“神头岭的地形谁去看过?”会场沉默。陈赓笑了:“这不是纸上谈兵吗?咱们先去看看地形吧。”
大家实地一看,吃了一惊:公路不是在山沟里,而是在神头岭山梁上,路两边光秃秃的,没有林木、岩石等隐蔽物,只有一些破旧工事。陈赓却挥手笑呵呵地说:“走,回去讨论!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想吃肉还怕找不到杀猪的地方?”
神头岭当然不能打了,大家七嘴八舌得不出个结论。陈赓指着地图说:“我看,这一仗还是在神头岭打好。”大家都瞪眼望着陈赓。陈赓说:“不要一说伏击就想到深沟陡崖,天底下哪有那么多深沟陡崖?”他分析,一般讲,那里打伏击的确不太理想,因而敌人必然麻痹,能出其不意;那些眼皮底下的旧工事,敌人早已司空见惯,如果部队隐蔽在那里,切实伪装好,是很难发觉的;山梁狭窄,兵力确实不易展开,但敌人更难展开。陈赓把手杖往两张桌子上一架,问:“在独木桥上打架,对谁有利呢?”
“谁先下手谁占便宜。”
“对呀!只要我们做到突然、勇猛,这不利的条件,就只对敌人不利而对我们有利了。”陈赓又叫七七二团抽一个连,绕到潞城背后去打敌人。
3月15日夜晚,部队进入伏击阵地。陈赓到各团督促大家搞好伪装,直至凌晨,黎城方面“钓鱼”袭击的枪炮声隐隐传来,才拄着手仗,拖着负过重伤的双腿一瘸一拐离开阵地。
驻潞城日军第十六师团下元兵团粕谷部队的精锐和第一○八师团屉尾部队派出步兵、骑兵1500余人及骡马1000余匹和部分车辆,前往增援黎城连带运送给养。正是陈赓派出去的那个连,在潞城背后“噼噼啪啪”一打,敌人害怕八路军乘虚攻城,只出来了一半。
日军队伍两头是步兵、骑兵,中间是大车队,拉得几里长。先头部队到达神头村后,突然停下来,出来30多个骑马的搜索队,沿着一条小路朝八路军阵地走来。眼看马蹄就要踩到头上了,大家心都快跳到嗓子眼。正如陈赓所料,敌人只注意了沟对面的申家山。日军觉得自己这样大的兵力,八路军根本不敢惹,见申家山没有动静,便大摇大摆爬上神头岭。
编辑:
郑伦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