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03月10日 16:15 】 【打印

三、2009年重点工作

(一)突出保增长扩内需,努力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招商引资目标管理。完善招商引资协调服务机制,合理配置招商资源,努力提高招商实效。着力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抓好小分队招商和产业招商,重点围绕我市八大主导产业和新引进落户的重点企业,引进上下游延伸和横向配套协作项目,力争在引进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项目上有新的突破。统筹推进对外对内开放,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和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加快推进与圈内城市的产业、交通、科教、市场对接。

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投资。抢抓国家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抓紧做好重点项目的立项、核准、可研等前期工作,在继续做好已上报项目跟踪落实的同时,重点组织申报好今明两年的国家投资项目,力争有更多项目得到国家和省里的资金支持。集中组织实施迎接建国建市60周年活动实施方案确定的150个重点项目,抓好西塞山电厂二期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新冶钢460和273、鄂东长江大桥等一批在建项目,确保中铝高精度铜板带、赛福纸基摩擦材料、新化能干熄焦余热发电等30多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突出抓好新冶钢三号工程、阳新核电站、正泰电器黄石生产基地等70多个重大项目的策划工作,力争在建市60周年之际有一批项目顺利实施或建成。积极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用足用活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地放宽民营资本的投资领域,引导民间资本跟进投资。与此同时,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着力开拓农村市场,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全力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坚持市领导挂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为重点企业提供直通直达、上门服务等直通车服务,指导、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及时解决重点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出台重点项目行政(事业)收费管理办法,加大落实国家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帮助企业做好土地、资金及煤电油运等各类生产要素的供应,有效缓解企业发展的各种瓶颈制约。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振兴规划,鼓励优势企业联合重组,研究出台具体措施支持钢铁、有色、轻工纺织等重点产业和企业稳定发展、做强做大。

加快推进″三园一带″建设。编制完成″三园一带″一体发展规划。全面完成黄金山工业园区20平方公里起步区主次干道和工业园区、还建小区区间道路建设,并完善供电、供气、供水等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开工建设谈山隧道、李家坊隧道二期,完成70万平方米还建楼建设;突出抓好园区招商和项目建设,在推进26个入园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力争引资120亿元,建成投产产业项目38个,落实建设资金15亿元以上。继续引导支持县(市)区和重点骨干企业进入黄金山工业园区兴办工业园。在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开展园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按照″市场运作、市县(区)共建″的模式,以西塞山工业园和棋盘洲物流园为依托,统筹推进长江西塞山段和阳新段各3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建设。同时,积极支持各县(市)区抓好工业园区及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

努力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加大扶优扶强力度,着力培育外贸出口龙头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保持加工贸易出口稳定增长。努力拓展欧洲、南美等新兴出口市场,不断扩大出口规模。

(二)突出抓好结构调整,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新步伐

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坚持以规划为先导,编制完成八大产业集群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引导产业集群有序发展。突出抓好新冶钢特钢升级改造、有色铜冶炼加工技改、华新大型水泥装备扩建等30多个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项目。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集群及骨干企业、中小配套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建设。坚持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与配套发展中小企业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80家以上。

深入推进自主创新。积极组织申报和实施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坚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构建支撑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力争再创1至2个中国名牌产品和一批省级名牌产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培养一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以培植主体、提升素质、形成特色为着力点,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努力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大力扶持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培植壮大现代物流业,加快棋盘洲、花湖、罗桥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引进和发展一批大型物流集团,进一步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大力提升商贸业态水平,支持黄石港区申报全省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加快实施农贸市场发展规划,着力引进国内外商贸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结合老城区改造,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力争引进建设1-2家五星级酒店。大力发展旅游业,编制完善旅游发展规划,突出打造仙岛湖、东方山、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等优秀旅游景点和工业旅游品牌,着力发展生态休闲和红色旅游,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水平,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面落实扶持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调整优化市域经济布局。着眼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坚持发挥优势、产业分区、形成特色,以各类工业园区为载体,打破区划界限,统筹安排布局重大项目,着力推进市、县市 区之间产业融合。重点抓好沿江、沿湖、沿路开发。坚持″一主三化″方针,积极支持大冶推进资源城市转型,支持阳新发挥资源、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支持各城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实力。

(三)突出城乡协调发展,努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继续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启动实施培育百亿元产业、十亿元龙头企业、亿元种养殖板块、亩平收入过万元种植大户农业发展工程。大力开展农业招商,着力做好中粮集团、福润等已引进大企业、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打造百亿元畜禽产业链。继续加大对劲牌公司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调整农业结构,重点抓好5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10个万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及一批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和农技110工程,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着力培植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快建立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坚持以县(市)为主,整合涉农资金,实行打捆使用,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和中介服务平台,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工作,选择2个乡镇实行土地流转改革试点,依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集约经营。继续完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集体林权确权到户任务,稳妥开展林权流转改革工作。继续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工作,进一步完善国有农场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农业″小三场″改革。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报、实施一批土地整理和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及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力争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新增、恢复除涝面积23.6万亩。继续抓好″两线一片″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农村″一建三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庄道路、供排水、沼气等生产生活设施。大力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切实抓好农民增收和农民工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增加农业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鼓励发展乡村休闲游。积极引导农民工有序转移,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工作,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88万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和″扶贫搬迁″工程。

(四)突出″两型社会″建设,努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创新″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启动实施″两型社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积极开展资源城市转型试点,探索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资源枯竭企业扶持机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鼓励工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结合工矿废弃地复垦和低丘岗地改造,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技创新的新机制,改进科技三项经费使用办法,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入股、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各类风险创业投资机构来我市投资参股企业。深化金融财税改革,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市商业银行发展成区域性商业银行,大力引进外地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村镇银行、民营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力争新增1家上市企业,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建立完善市城投公司、交通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力争将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资本金扩大到2亿元;支持保险企业开展污染责任险等新业务和畜禽养殖保险等农业保险试点。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制定出台招商引资项目异地建设的财政利益分配政策,推进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积极做好增值税转型、燃油税改革的实施工作。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和股权分置改革,解决好冶钢集团、矿务局等企业改制历史遗留问题。

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认真贯彻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积极推进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启动黄金山工业园区等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区建设。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应用循环经济技术,积极培育新冶钢等10家循环型企业和锻压等1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推动清洁生产和集约化发展。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管理,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大重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力度,继续推进工业窑炉改造等八大重点节能工程。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切实加强节油节电节水工作。统筹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森林减排,深入开展小水泥、小炼铁等″十个专项治理″,抓好一批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巩固矿山整合成果,促进矿产规模经营。

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开展大冶湖、富河、铁金港等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高水环境质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湿地保护。继续抓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和开山塘口、尾砂库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配套建设环卫设施,完成峰烈山垃圾处理场沼气发电项目。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推进生态型村镇建设。

(五)突出提升城市功能,努力在大城市建设上展示新形象

强化规划先导作用。全面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今后一段时期黄石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创新规划理念,结合实施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发展战略,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统筹抓好一批综合规划、专业规划等城乡重点规划编制工作。扩大市民对规划编制的参与度。加强规划管理执法。全面加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工作,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四城同创″为抓手,重点实施城市道路、环湖开发、城市绿化、旧城改造等四大工程。着力抓好106国道大冶至铁山段改造和快速路三期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对黄石大道东段、武汉路等主次干道实施刷黑改造,力争完成颐阳西路、公园路等6条道路刷黑工程,加快实施川气输黄管网建设。打通环磁湖道路,启动磁湖北岸商居小区建设,完成北岸滨水景观带建设,启动西岸滨水景观带建设,做好南岸土地收购储备拍卖和滨水景观带相关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抓好道路景观绿化、小区绿化、庭院绿化等工作,大力实施国家矿山公园和金山大道绿化、长江外滩防洪和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全年新增、改造绿地面积80公顷以上。坚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市场运作,加快东风路片旧城改造,启动人民街片旧城和棚户区改造,组织实施冶钢集团、黄石矿务局等企业棚户区和团城山城中村改造。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加强公交场站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认真抓好大广、杭瑞高速黄石段、武汉至黄石城际轨道、省道河金线、大棋一级公路、棋盘洲港区1、2号码头、外贸集装箱码头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咸宁至黄石高速公路等一批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体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启动村组公路建设。以燃油税改革为契机,逐步有序撤除二级以下公路收费站。

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区级政府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完善城管综合执法机制,建立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探索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开展交通秩序、户外广告、违法建筑、油烟扰民、噪音污染等专项整治,强化重点工程、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和背街小巷管理,切实提升城市环境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拆迁机制。认真做好经营城市工作,制定推进城市可经营性项目投资多元化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拓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启动民资的领域,缓解城市建设资金瓶颈制约。

(六)突出以人为本,努力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有新作为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和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全面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扩大就业扶持政策覆盖范围,全面开展创充分就业社区、再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多形式、多渠道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失业保险调控和促进就业的功能,积极开展援企稳岗工作,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妥善处置劳资纠纷,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新增7700人、6000人、1000人、10000人和3000人。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健全农业″小三场″和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无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和城区农民新型合作医疗,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稳妥解决特殊群体的基本保障问题,积极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住房保障实现形式,认真做好廉租房提标扩面工作,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政府投入,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城乡薄弱学校建设;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稳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积极支持高校发展。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市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强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监管。加快科技场馆建设,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新体育馆等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开展违法生育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等专项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科学、文物保护、档案等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完善接访、排查和调处工作机制,努力把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加快推进仲裁机制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和公安信息化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健全城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整治,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板岩山、青龙阁等处地质灾害防治。强化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监管,严格控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市场供应和管理,完善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努力保持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基本稳定。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城市社区功能,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支持其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支持驻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不断提高预备役部队、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设水平。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坚持司法公正,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切实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外事、对台、侨务、民族、宗教工作。继续做好统计、气象、地震、测绘、水文、史志等工作。重视和支持老龄、残疾人事业。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编辑: 王棣
解析财智栏目由 北京华夏采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承建 栏目热线:010-6399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