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解析财智 > 专题 > 北川 > 人文北川 > 正文 |
|
北川历史悠久。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置北川县,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析北川县地置石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并北川县人石泉县。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于石泉县置石泉军,辖石泉、龙安、神泉三县,隶成都府路。南宋理宗宝佑三年(1255),石泉军迁治龙安县。元世祖中统五年(1264)升石泉军为安州,石泉县隶安州。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降安州为安县,石泉县直隶成都府。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石泉县改隶龙安府。1913年罢府、厅、州,以道辖县,石泉县隶川西道(次年改称西川道)。1914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且彼县设置在先,乃复名北川县。1950年1月北川解放,隶剑阁专区;1953年3月隶绵阳专区,1985年5月隶绵阳市。自建县至2002年,已历1437年。
据史籍记载,北川是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隆生地,片古称"神禹故里"。北川是红军长征路过之地,1935年,北川人民积极参加红军、支援红军,为夺取千佛山战役胜利,保证红四方面军向西挺进,与中央红军会师,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1953年,北川补确定为"革命老根据地"。
链接:
北川县志
现存最早的县志,由时任县令姜炳璋主持编写、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付印成书的《石泉县志》中详细记载了县境少数民族的渊源、分布、习俗及其被汉化的情况,一张番寨图更是珍贵的历史见证。50年代后,废除民族压迫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未进行民族识别,大量羌、藏民因其外表特征不明显而长期被视为汉族。80年代初,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和羌、藏等少数民族的要求,陆续识别、恢复其族别。县内相继建立了21个羌族乡和羌族藏族乡,占全县31个乡镇的68%。1987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自1988年1月起北川按少数民族县待遇",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1992年调整乡镇建置时,全县置3镇13乡,其中少数民族乡11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69%。自1986年开始进行的争取建立羌族自治县的工作已历时15年,争取建立羌族自治县的工作仍在继续。
近年来,在北川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北川成立了地方志办公室,使得北川的县志得以连续,得到了完善,其中以谢兴鹏、田文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编辑:
繁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