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从《空天猎》谈起:中国空军“金头盔”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徐勇凌

金头盔是如何炼成的?徐勇凌每年的九、十月间,一场在沙漠里上演的名叫“金头盔”的空战比赛,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军事话题。在电影《空天猎》中双料“金头盔”

金头盔是如何炼成的?

徐勇凌

每年的九、十月间,一场在沙漠里上演的名叫“金头盔”的空战比赛,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军事话题。在电影《空天猎》中双料“金头盔”成了电影的主角。“金头盔”是如何打造的?“金头盔”训练模式对中国空军战斗力成长的意义何在,今天我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null

金头盔模式从何而来?

以“金头盔”命名的对抗竞赛,从2011年创立至今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双料“金头盔”飞行员,它对空军训练模式转变所起到的促进与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作为一种新颖的空战训练模式,其行为模式和机制的生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军事领域文化变迁的阶段性成果,而引领这种变迁的其实是人们对于飞行人员决胜力要素和生存模式的一种认知层面的进步,正所谓思想指导行为,那么空军飞行团队是如何从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其他国家空战经验的借鉴,逐步转变训练观念实现训练模式的创新的呢?

30年前,当我来到航空兵训练团,经过几个月艰苦基础训练之后,我们都在翘首企盼一个叫做空战的科目。大队长邵文福在讲空战课时告诉我们要不畏强手,他回忆起自己初学空战时与教员打平手的经历,给我们很大的鼓励。但空战说起来容易一交手就知道对手绝非小菜,我的教员朱明尽管出于对新飞行员的安全考虑,已经做到了留有余地,但一个回合下来已经把我别出90度以上的交叉角。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在训练上还处于注重技术的层面上,对抗训练的模式是以提高格斗空战技能为主的典型近距空战模式。到了90年代,借鉴国外的训练模式,我们逐渐开展了以红蓝对抗样式的新的空战训练模式的尝试,由于有经过精心挑选并严格打磨的蓝军团队的存在,空战训练由技术为主的“套路操练”,变成了充满压迫感的接近实战的“自由搏击”。

这种训练理念的启发来源于“鲶鱼效应”,由于团队中超级活跃个体的出现,激活了一池春水,从而带动了整体内在驱动力的亢奋。我曾经所在部队的蓝军队长,在他们那个年代是军中的“大V”。他们在团队中的权威不是来源于他们的角色,而是用空中格斗中的胜率建立起来的。

蓝军的建立对于飞行团队的影响不仅在于行为层面,在文化层面精英的带动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蓝军队长王刚是一个空战迷,书架上满是中英文相关书籍,他所研究的空战战法成为战友们学习的楷模,随着一批批红蓝对抗的实施,一股学习的热潮很快在飞行员中间转播,学习的重点也由一般的航空基础理论,转化到作战理论上来。

进入21世纪,空军对抗性训练进一步深化,随着红蓝对抗的进一步普及,空战高手们期盼一个更加宽阔的舞台,西北沙漠里的定期大规模对抗训练拉开了帷幕,对抗的规模也由编队间对抗,扩大为机群对抗,对抗中的要素也随之不断增加,复杂电磁环境条件的引入,使得对抗演练变得更加复杂。

训练模式的转变引发的是思想上的头脑风暴,训练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进一步改进训练模式成为人们思考的首要问题,多军兵种大规模联合对抗的可能性成为探索的方向,如何对训练进行科学的评估,评估对于飞行人员能力的提升的重要性等问题,在争论中逐渐变得明晰。在前期探索成功的基础上,训练改革一步一个台阶,沙漠基地的对抗演练经过多年的打磨,逐渐成为一个品牌,飞行员为参加过沙漠对抗而感到骄傲,军人的荣誉感催生了“金头盔”空战竞赛,而“金头盔”也成为一张耀眼的名片,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国外媒体嗅觉灵敏,迅速开展了相关报道,一时间金头盔成为军事媒体关注的焦点,而空军信息发布的透明度和及时性,也得到了媒体的赞誉。

“实战流”与“技术流”之争

军事训练中的紧贴实战,最关键的是要“演像扮真”,但训练毕竟不是实战,如何才能通过训练迅速提高飞行员的作战能力,随着对抗训练的不断深入,一场争论也悄然而生。一种观点是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多搞实战化的对抗训练可以完全覆盖技术型训练的效果,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战机日益复杂,设备与系统的使用需要专项训练,跑龙套式的对抗训练,可能使技术变得粗糙,而飞机系统设备使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战机性能的发挥,另外,空战与对地攻击的基本战术其实套路繁多,技术窍门多种多样,如果不进行专项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训练,一味的图规模上的轰轰烈烈,可能最终丢掉了空战的技术细节。

其实,技术流和实战流孰优孰劣,只要看看体育比赛中的团队对抗项目就能获得很好的启发,好的教练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可能用所谓以赛代训的方法提高球员的技术水平,而缺乏比赛经验也会使团队在比赛中发挥失常,技术训练与实战其实是双头并举的,偏废任何一方都会降低团队的整体实力。

体育比赛如此,军事训练也是如此。相对于以往传统的训练模式,加大实战性对抗的训练比重,显然是训练改革的正确方向,但明知的决策者应当懂得,技术基础是飞行员作战能力的基本要素,各个要素的水平不高,不可能获得好的整体作战效能。国外的飞行员的基础训练大纲中,飞机系统的使用占很大比重,而在作战技能训练中,基础战术的训练中要求飞行员熟练掌握打牢基础,就像足球运动员一样,只有熟练掌握盘带、过人、配合和临门一脚,才能在赛场上灵活运用,扮演好门前“杀手”的角色。

决胜力坐标

有媒体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金头盔”空战更像美国海军的“TOPGUN”还是美国空军的“红旗军演”,从比赛形式上讲,金头盔似乎更接近“TOPGUN”,但我们力求竞赛达到“红旗军演”那样的效果。“红旗军演”是美军总结越南战争空战经验而设立的一个训练品牌。美国人发现在越南战场上,许多飞行员不是输在了技术之上,而是输在了对陌生作战环境的适应能力上,如何才能使一名从未参加过空战的飞行员,通过训练提高战场生存能力,从而迅速从“菜鸟”过度到高手,成为空中王者,美国人想到了营造战场氛围。

战场的硝烟、复杂的地形和气象环境、高度压迫感的机群对抗、团队配合的默契与协调,红旗军演被美军打造成比战场更加复杂的空战平台,从军演舞台走出来的飞行员,临到战场已经身怀功力、气定神闲,军演使美军飞行员的战场生存能力大大提升。透过对美国红旗军演的深入观察,如果我们只能从形式上进行模仿,我认为还是不得要领,我们要学的其实是美军通过对战场经验的总结,明确飞行员决胜力的关键要素,也就是从单一的技术要素拓展到战场适应性、生存能力、战场感知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决策指挥能力等多重要素的追求,明确了飞行员的决胜力要素,如何生成这些能力要素的最佳训练方法也就找到了。

“人机一体”曾经是我空军飞行员中非常时髦的理念,所谓人机一体其实是指飞行员对于飞机的控制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飞行员对飞机的了解,仅有高超的驾驶技能是无法做到人机一体的,因此系统管理的概念渐渐为人们熟知。说的形象一点,如何才能成为玩飞机的高手,其成长路径与网络高手应该差别不大吧,知识显然是成才的关键要素。

团队配合能力,不仅是指编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在体系作战中团队是指我方与作战相关的大系统,要实现团队配合的协调,飞行员不仅要明确自己的团队定位,同时要了解我方体系构成与各系统功能,合理地运用体系资源。因此对于飞行员这种能力的描述更准确的应该是资源管理能力。

任务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他不仅包括任务过程的管理,还包括任务的规划与事后的评估。飞行员要实现对任务的科学管理,需要有很好的信息获取与态势感知能力,要有灵活迅捷的反应能力,要有很好的规划能力,更要有好的执行力。

战场管理的概念比环境适应性的概念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它包括对于战场中整个自然环境、力量配置、火力状况和信息的全方位管理,更重要的是对对手的研究,能够针对其特点制定有效的策略,寻求克敌制胜的方法。

除了这些管理能力,飞行员还需要具有对于自身的管理能力,在高强度的对抗和充满风险与挑战的任务中,飞行员如何承载强大的心理负荷,如何合理分配精力,承受任务负荷的重压。

显然,对于信息化战争时代的飞行员而言,知识与技能已经不能涵盖决胜力要素的全部,随着技术的进步战争的发展,对手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我飞行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头盔”总是戴在智者的头上

如何才能打造具有决胜能力的王牌飞行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要掌握成才的基本规律和军事训练的基本规律。紧贴实战的大规模对抗训练的效果毋庸置疑,但其组织难度和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日常飞行训练更多的或许还是技术与战术训练。金头盔对抗竞赛,做为一种条件相对简单组织难度不太复杂的对抗训练模式,所获得的训练效果却是显著的。作为一个新创立的空战训练品牌,由于其新颖的形式,对抗的激烈程度,荣誉所带来的对飞行员训练热情的激发,以及对部队训练模式改革的后续影响,对空军军事训练的深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我尽管由于试飞职业的限制,没有亲身经历“金头盔”竞赛,但我对它的关注度一点都不亚于新机试飞,出于对军事训练学和教育学的兴趣,我对金头盔获得者的人才类型指向,有非常浓厚的兴趣。研究人类空战史上的那些英雄我们发现,并不是那些孔武有力的传统英雄形象的人成为空中的王者,而往往是那些看似相对单薄、内敛甚至忧郁性格的人,成为空中的冷面杀手。但空战故事中的人物毕竟是书里的,而我因为职业的便利有幸与那些获得金头盔的飞行员有过亲密接触,尤其是在他们成为金头盔之前,我就与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因此,来谈谈他们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以启发。

“通过这样的对抗,我们找到了真正的自信”2届“金头盔”获得者许利强在接受《中国空军》杂志采访时如是说。几年前,我在空军招待所第一次遇见许利强时,就从他明净的眼中看到了他的与众不同。对待新技术的高度敏感和摄入新知识的超强能力,使他对空军训练中的各种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在三代机大纲的编写讨论中,他提出三代机的训练不仅要注重平台性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在训练中拓展设备系统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的观点。

正是基于这种比较超前的认识,他才能在训练中不断发现新装备的技术特点,一些技战术窍门就是他在训练摸索中发现的。而在谈到“自由空战”获胜的经验时,许利强不仅强调空中的态势感知和最佳机动方法,他说:“飞行准备中的任务规划是预想在前,剖面的选择,武器的使用和战术的运用,如果都要等到空中林机择变,吃败仗是必然的。空战中不仅要有技,更要有谋!”许利强还特别重视飞行后的评估,他认为空战中偶尔的失利在所难免,问题是要真正重视起来,对手是最好的老师,哪怕是你手下败将,研读空战记录数据,其收获一点都不亚于空中对抗。

许利强的成功告诉我们,善学者最强。而我的同期飞行战友王燕琦就是一位善学者,我见证了他从学员到师团领导岗位的每一次进步。3年前,当他接过部队长的重任时,我曾为他捏一把汗,这个在演习场上少有胜绩的单位,能在他这一任上打好翻身杖吗。王燕琦的带兵之道就三个字——“看我的”,50米的穿山沟飞行他第一个后舱带飞,为了克服前舱新飞行员“低空恐惧”,他使劲顶住驾驶杆以至于虎口开裂。突破低空障碍的飞行员很快找到了自信,战法演练,高强度对抗,训练水平一步一个台阶。第二年的鼎新演练,就与曾经大比分战胜过自己的对手打成平手,第三年,王燕琦所带领的团队就加入了空军一流空战团队的行列,他的麾下更是产生了空军第一个双料“金头盔”——蒋佳冀。而蒋佳冀就是电影《空天猎》男主角吴迪的原型,电影中突破萨姆雷达防空体系的那天穿山沟低空突防战术,就是山城飞行员精心打造的。

强将手下无弱兵。几年前王刚接手的团队,是空军首装歼-11B的王牌军,可是这支曾经在抗美援朝空战中首歼敌机的部队,曾经在与二代机的对抗中吃了败仗。事实告诉飞行员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不能在思想和行动上跟上装备技术的发展,空有好武器也难以打胜仗。曾经的王牌为什么会成为失败者,王刚一到部队就向飞行员们提出了尖锐的问题。

作为曾经名震军内的空中蓝军第三任队长,王刚深知空战获胜绝非易事,每一个空中勇士无不是绞尽脑汁的思想者。接手部队后王刚首先从空战动作入手打好飞行员技术基础,然后从空战意识教育入手,使飞行员明白一个“空中王牌”与一般驾驶者观念上的最大区别,血性、必胜信念和智慧是王牌的三大法宝,而这些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唯有通过空中真刀真枪的艰苦磨练才能逐步早就。这位曾经独创26套全新战法的蓝军司令,把他几十年空战研究心得合盘脱出,通过他的传授飞行员们对空战奥秘有了新的领悟,新型战机的效能也被挖掘出来了。在第二年的鼎新对抗中王刚率领的团队夺得了空战第一的好成绩,曾经的王牌军再次载誉归来。

江山代有才认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每一届金头盔大赛中要想蝉联是非常困难的,年轻的后来者总能拔得头筹,唯有少数佼佼者能够再次品味“金头盔”的滋味。年轻智慧型飞行员的不断涌现,得益于他们对传感器、武器和电子对抗系统的熟练掌握,得以于他们对信息化作战规律的清醒认识,得益于他们对国际军事前沿学术理念的追踪。

一年一度的“金头盔”空战竞赛又将产生许多新的王者,对空军训练模式转变和提升的思考永无止境。空中力量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击落敌机,进攻、夺取制空权、发挥战机的信息与火力优势,完成能够对战争全局产生重大影响的任务,才是飞行团队的价值体现。怎样在未来的训练中突出任务特征,把具体的技战术运用到任务之中,通过训练寻求提高飞行人员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才是紧贴实战的空战训练的根本目的所在。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