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特朗普当总统能成为里根第二 大搞军备竞赛吗


来源:观察者网

特朗普是第二里根吗?美国大选落下帷幕,笔者此前虽然看好特朗普,但也曾在媒体的轰炸下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无论如何,川普终于挟“200名(退役)将军效忠”之威入主白宫。关于特朗普就

特朗普是第二里根吗?

美国大选落下帷幕,笔者此前虽然看好特朗普,但也曾在媒体的轰炸下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无论如何,川普终于挟“200名(退役)将军效忠”之威入主白宫。

关于特朗普就职后中美关系何处去的讨论,近日来各大媒体、各路专家已经有了诸多讨论,我们就来说说特朗普在军事方面可能的动作。

去年年底前,观察者网曾邀请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座谈交流,笔者也有幸近距离听到金教授的谈话。他当时就说,全世界必须认识到特朗普是有可能当选的,中国也要做这方面的准备。而关于特朗普可能的国防政策,当时我记得金教授说的意思大概是特朗普准备走里根的老路,关于这一点笔者深以为然。

毕竟每个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里根……

作为一个“二流明星”,同样的保守主义,同样的减少税收,宣布“星球大战”计划的里根可以说是共和党人心目中最完美的总统。而里根争取连任时的口号“美国重新复兴”与特朗普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也颇为相似。但竞争总统的时候,里根可要比特朗普讨人喜欢得多。特朗普能不能真的成为第二个里根,距离还远得很。

特朗普9月份在国防政策演说中曾批评希拉里“喜欢乱开枪,不稳定”(Trigger-happy and unstable)。这倒不是乱说,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期间弄出了“阿拉伯之冬”,结果导致ISIS坐大;搞价值观外交,弄僵了中美、美俄关系;尤其还搞出了南海乱局。从这些事情来看,特朗普还真是没说错。

目前美国对中俄采取的一系列挑衅性措施,从军事角度上看是毫无意义的。尤其是在南海,中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稳固基地的情况下,这种挑衅除了显示美国的“存在感”之外,完全不能改变南海的局势,究竟意义何在?

同样,美国不断派遣小股部队到东欧前沿,对于俄罗斯来说除了“恶心”之外,真能形成军事压力么?这种挑衅一旦真正发展到擦枪走火,挑起了中美、美俄冲突,第一时间吃亏的很可能美军,之后则更是有导致更大规模冲突的危险。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至少可以说,特朗普上台,可能会调整目前不停对中国和俄罗斯进行毫无意义挑衅的做法,结束现在这种不伦不类的“凉战”。

近年来民主党一些“国防问题专家”,如新美国基金会的彼得·辛格等出了不少书,谈和中国开战的可能性。比如我们已经提到过多次的《幽灵舰队》一书(虽然这只是一本小说),号称要和上世纪80年代的著名军事小说《红色风暴》相提并论。

然而这就是个笑话。当年的《红色风暴》里所描写的剧情是苏联因为石油危机,决心在经济崩溃前拼一把,进攻欧洲。这并非现实中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至少也显示出作者汤姆·克兰西算得上是一个苏联问题专家。后来汤姆·克兰西从小说作者摇身一变成为共和党游说集团一员,在小布什时期还写过为伊拉克战争辩护的书。

而彼得·辛格的《幽灵舰队》里,中国与美国开战的理由是:执政集团认为两国“命运的对决”不可避免——这叫什么理由?就这还军事专家?

然而这样的专家在美国的声望还不低,事实上,他们的一些意见还能“上达天听”,至少看得出,有不少美国高级军官和政客是相信这一套的。希拉里搞不好也是信这一套:“美国只要和中国开打,就能让中国暴露出一系列现在美国人还没有看到的弱点”……颇有点日本军国主义集团幽灵上身的感觉。

这些专家的论调倒是颇类似“九一八事件”主谋石原莞尔的“最终战争论”,日美两国必有一战的论调,然而日本军国主义的殷鉴不远,以日本弱小的工业能力挑战当时世界最大工业规模的美国简直是以卵击石。联合舰队最终覆灭在美国的工业机器铸就的“钢铁洪流”之中……

与这些虚无缥缈,离题万里的东西相比,特朗普至少现在说的听起来还靠谱点。

从特朗普现在公开的一些讲话来看,特朗普可能会进行战略收缩,不再扮演世界警察。

举例而言,特朗普可能选择从中东抽身,让俄国去消灭ISIS,甚至把叙利亚的那些“民主派”也以合适的“价钱”卖掉,这是美国目前最方便的止损方法。如果没有西方的掣肘,俄国完全可能以较低的成本代价解决中东恐怖集团。

但这样做有个大隐患,就是那就就等于把中东拱手让给俄国,俄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会迅速扩张,美国可能失去对中东石油控制能力。也就失去控制欧洲最有效的经济工具……

俄罗斯航母正在奔赴叙利亚战场,在摩苏尔、阿勒颇、拉卡等地的战争已经进入关键时刻,似乎IS即将覆灭,中东的“祸乱之源”将被消灭,但是事情就这么简单吗?未必

稍一演绎就知道美国最后还是不可能撒手不管,美俄的矛盾依然会存在,就算特朗普做好准备让美国不再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中东的冲突还是会发展下去。

同样,虽然我们判断美国可能在南海“消停”下去,但美国能放弃它的“亚太盟友”吗?如果是不行的话,中美之间总归还是存在爆发冲突的可能。

一个想着战略收缩的总统和里根首先就已经不一样了……

不过呢,特朗普好歹还有一样是可以和里根学的,就是增加军费,研制新武器,扩军。

目前特朗普已经给军方开出了支票,并换取了“超过200位将军”的支持。

他现在已经许诺的内容有:陆军扩大到54万人,空军1200架现代化战斗机,海军350艘舰艇,陆战队36个营。以及让现有导弹防御系统相形见绌的“艺术级”反导系统。

美国军火商都在为特朗普的许诺欢欣鼓舞,然而也不乏担心,对于一个商人而言,如何减省成本提高效率几乎已经深入骨髓,他们的“好日子”真的能长久吗

当年罗纳德·里根在竞选期间大肆攻击民主党的国防政策,尤其是把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吹上天,承诺一定要完成这种轰炸机的开发。结果,等他真的入主白宫才知道其实当时已经有个比B-1B昂贵得多的B-2项目正在进行。最后里根也只能硬着头皮兑现承诺,把B-1B给开发了出来,至今这种飞机在美国空军中仍显得有些尴尬。

或许是借鉴了里根的故事,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没有吹嘘某种特定的武器装备,只是承诺要增加军费。谁说政客们学不会新花样?

不过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批评的那些军事项目,例如F-35战斗机等,长远来看就难说会不会遇到冲击了。美国《防务新闻》刊登的文章已经在谈特朗普将硅谷的“低价者得”的规则引入军事项目,甚至直接甩出“固定价格合同”的“大招”的可能性。

军迷们都听说过美国军工产业界“天下苦洛马久矣”的笑话,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进行“钓鱼工程”方面确实有一套,愣是把F-35项目从最初计划单价4500万美元最终做到F-35A超过1.35亿,F-35B高达2.37亿……中间为了在报表上好看,还搞出了“发动机与机体分开标价”之类的把戏。

F-35A频频起火,最近F-35B也起火了,尽管洛马还对这个项目信心满满,但是这反复的事故问题实在是不太好看

如果特朗普挥舞起“固定价格合同”,那洛马的这一套——其实这已经是美国军工业界的普遍“玩法”——可就要难玩了。

这些都是细节,特朗普这次上台,效仿里根增加国防预算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不论如何,美国的军工产业界已经欢呼雀跃了。

笔者对特朗普未来国防政策的推测是,从美军部署和行动上,进行有限后撤,暂时平息目前与中俄的紧张对峙。同时,向日、韩欧洲等勒索更多“保护费”,代价则是增加对其“自主国防”的支持,但不会让他们染指核武器。同时,美军更多“闭关修炼”,推动美军已经中断相当时期的应对正规战争的准备。

换言之,和历史上美国的几次战略收缩一样,一时的收缩是为了等待将来的进攻。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朗普成不了咄咄逼人的里根,他某种程度上或许更接近于尼克松这样的人物。

结束越战,缓和与苏联关系,首位访华总统,尼克松在就任后真正替美国甩脱了不少包袱,这才有此后里根领导的美国的繁荣,这种“收缩”更像是爆发前的深蹲。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希拉里如果当选,更可能继续在这些“不着调”的地方空耗美国实力,美国将日益衰落。而特朗普,至少现在来看他是想要在国内推行新政,增强美军实力,等待时机。这样的对手显然更危险。

不过当然了,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能否落实,其实还有个很大的问号。

赢得大选只是第一步,想要把竞选口号落实可不是靠支持者举标语就行的

[责任编辑:吴雨洪 PN011]

责任编辑:吴雨洪 PN01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