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2016-05-16 第702期
黄式水与医生合影。
原标题:“这钱,我是一定要还的”(点赞中国)
本报记者罗艾桦
《 人民日报》( 2016年05月16日04 版)
“一个连出入院信息都难找到的患者,从未想过他会主动回来还钱;做了几十年医生,我还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患者。”连日来,面对前来采访的媒体,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黄延年感慨地重复着同一句话。
一个月前,44岁的江西广丰东塘村村民黄式水,大清早就搭摩托车赶到镇上,转车到县城,坐班车到上饶市,再坐十几个小时的硬座火车,辗转来到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我是来交钱的。”站在医务科门口,黄式水满头汗水,一通家乡话让工作人员直犯糊涂。
原来,2002年12月下旬,黄式水只身一人到增城打工,因一时找不到工作,没钱吃饭,饿了几天后引发胃穿孔,被好心人送到增城市人民医院抢救,后欠下院方3000元医疗费。出院时,黄式水承诺,有钱了一定会回来还。
时间一晃就过了14年。其间,他到处打零工,每次攒下一点钱,都是先寄回家里应急。“其实我一直想早点还,也有一些工友建议我别还了,说这么多年了,人家医院早就忘记了,但在我心里,增城永远是一座温暖的城市,何况欠的是救命钱,良心上哪过得去?”
如今,“增城市人民医院”随着行政区划调整更名为“增城区人民医院”,很多信息也难以查到。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听完黄式水讲了个大概后,他们马上打开相关系统,但由于已过去十多个年头,医院信息系统亦经过多次更新,根本无法查到黄式水的出入院记录和具体欠费信息。
“这钱,我是一定要还的。”黄式水从贴身衣袋里拿出一大沓经过认真整理的人民币,放到工作人员的桌上,转身就往外跑。
工作人员急忙跑出去拉住他,把钱塞回给他,但是他又把钱放回办公桌上。如此几次三番,黄式水扭头去找医院财务科。在那里,他终于找出了自己当年的欠费记录。
大约半个钟头后,黄式水再次回到医务科,手里拿着收据,他说:“我终于圆了多年的心愿。”
眼下,黄式水选择留在增城区石滩镇绿湖国际城工地做小工,一个月刨去必要花销,还能挣到两三千块钱。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回家建房娶亲,照顾好老人。
赞语:当年医院以无私之心救死扶伤,让黄式水感念;如今黄式水一诺千金还上欠账,让更多人感动。“欠的是救命钱,良心上哪过得去”,这句话背后是诚实、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