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二炮导弹旅换型升级战略导弹 威慑力不断攀升


来源:新华网

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加大实战化训练,成功发射一枚导弹(资料照片)。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官兵们在大雨中进行训练(2015年6月16日摄)。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高级工程师刘连军为发射号手分析技术难题(2015年6月6日摄)。

在弦上

6连指导员张良彬的恋爱眼看快“黄”了,邀请千里之外的女友来驻地相会。

女友到达的第二天早上,部队紧急集合。他来不及赶往家属区道个别,便投入了一连十几天的“隐身”式演练。

随时待战、随机拉动的全要素、全流程、全员额战备演练,是这支部队的常态。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这样阐述这种状态:“第二炮兵平时保持适度戒备状态,按照平战结合、常备不懈、随时能战的原则,构建要素集成、功能完备、灵敏高效的作战值班体系。”

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进行夜间紧急拉动演练(2015年5月21日摄)。 

备战方能止战。洲际战略导弹微妙地维系着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平衡,也决定了“箭在弦上”为和平时期唯一选择。

战争是时间的竞赛。近年来,“东风第一枝”官兵将测试发射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五分之一,全部火力单元具备独立测试发射能力,大大提高了部队的快速作战能力。

战争也是意志的较量。基于现代战争的高强度、残酷性,导弹旅不定期组织密闭生存训练,用给养标准减半、氧气含量降低、时间日夜颠倒等方法创造出更为恶劣的战场环境;官兵们不分昼夜测试操作、战备演练,在生理心理接近极限的状态下练指挥、练技术、练协同。

烦躁、抑郁,最后慢慢习惯。挺过了这些关,便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火箭兵、忠诚的男子汉。

张良彬的爱情有了一个明媚的结局。当他因愧疚提出分手,一直等他归来的女友却说,这些天里看到了火箭兵的担当——“咱们结婚吧!”

执剑人

要是更多姑娘见过火箭兵求战时的样子,也许山沟里的军营就不会留下那么多伤心故事。

那年秋天,发射营首次在实战背景下独立试验发射洲际导弹。长剑仅一枚,进场待发的发射营却有两个。抽签结果一公布,五营一片欢呼,六营一班班长却失声痛哭——年底即将退伍的他,此生再也没有机会亲手将导弹送上天了。当天晚餐,六营无一人走进食堂。

转战南北的悠长岁月里,部队总结出了“活着拼命干、死了也合算、埋在山头上、顶起原子弹、为党为人民、再苦心也甜”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环境越苦越奉献、任务越重越争担、技术越高越精练、对手越强越亮剑、荣誉越多越创先”的“五越精神”等价值表述。

这些表述并不抽象。

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官兵们在大雨中进行训练(2015年6月16日,何喜庆摄)

1963年10月,导弹旅第一次试验发射,号手赵仓库晕倒在发射架下——肝癌晚期。解开军衣,他的肚子上竟绑着一块用于止疼的四寸长铁板。

赵仓库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众多老革命、老将军的名字中,唯有他是普通士兵。

洲际导弹系统极为复杂。记住一张中等难度的图纸,相当于熟记一座省会城市的大街小巷和行车路线。要成为导弹号手,必须默背几十张、甚至上百张图纸,有人做梦也在自己肚皮上画电路图。“当年上学这么用功的话,早就成‘学霸’了!”战士们开玩笑说。

上士文熙俊老茧覆盖的指头无法被指纹系统识别,士官陈俊峰的“耳功”名扬发射场,发射营长周游国的专业知识谁也“考”不倒……这个旅还有着一大批“冯一瞄”“陈万能”“导弹通”。中国军营“大熔炉”以其特有的集体主义,锻造出了无数“打仗能当专家用”的优秀人才。

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官兵在图书室阅读(2015年5月18日,宋波摄)

[责任编辑:吴雨洪]

标签:第二炮兵 战略导弹部队 火力单元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