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宇婷、许晔
2015-05-09 第294期
“女司机遭暴打”舆论是如何发展的?
近两天,成都被暴打的女司机卢某一家几乎陷入了百口莫辩的境地,只要发声便会招致“该打”的谩骂。在打人者张某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曝光后,舆论反转,大众认为“打得好”,连专业媒体也认为是“自食其果”。舆论到底是如何反转的?凤凰网通过梳理各种信息,试图还原整次事件中的舆论走向。
新闻标题指向女司机因变道遭暴打
5月3日17点39分,成都商报官微以“太吓人,娇子立交发生暴力打人事件”为题,率先披露卢某被打一事。随后有67万粉丝的@成都同城会以相同标题发布此消息。
18点22分,华西都市报在发布这条消息时将标题改为《一男司机疑因刮擦痛殴女司机》,首次点出暴力事件双方性别。2小时后,华西都市报以《女司机变道遭男子暴打》为题在其网站刊发报道,这成为此后被传得最广的标题,媒体官微在转发时很多采用此标题。而华西都市报这样的标题,为此后舆论反转,矛头指向“女司机”,使得“女司机”成为众矢之的打下基础。
腾讯大家一篇传播比较广泛的评论《张丰:“女司机”是怎么成为“恶魔”的》,其中提及“女司机变道遭男子暴打”这样的标题“暗含一切都是女司机变道引起的”。
这样的标题一直持续到打人者张某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曝光,舆论开始大反转。
5月4日下午5点半,成都锦江公安召开情况通报会,并向媒体公布了打人者张某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视频。
20点22分,华西都市报在官微以《女司机变道挡路男司机,全过程视频曝光》为题公布视频。随后,成都商报也在微博公布此视频,只是标题为《打人者张某行车记录曝光》。视频公布后,舆论开始反转,部分网友评论认为张某打得有道理,是卢某危险变道招致暴打。有种观点是,卢某危险变道该被打,只是张某下手太重。但仍有不少网友认为打人就是没有道理。网友@肥安娜zz表示:“最早看女生被殴打视频时,觉得这个男的真的神经病;看了女生装无辜说什么都不知道就被打了的采访时,更加生气,觉得男人是人渣;但是看了这段行车记录仪之后,觉得这个女人真是自找的,别了人家,还数次去挑衅,说实话,我觉得该打,真的太欠打了;不过男生下手太狠也是有问题,总之双方都有错,都该罚。”
值得一提的是,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发布同样的视频,但是采用不同的标题,网友评论也是不一致的。华西都市报微博下面比较极端的是,已经有数名网友开始让百度卢某的车牌号,并称“有惊喜”,而成都商报微博评论还有较为理性的辩论。
行车记录仪视频公布后:女司机“挑衅”等词汇频现
华西都市报公布行车记录仪视频后,凤凰新闻客户端很快推出了一篇综合稿件《殴打女司机男子行车记录仪视频曝光:女司机疑2次故意别车》。
稿件这样描述视频内容:“男子气愤不已,随后立刻改变行驶路线,随女子从出口离开驶至辅路,鸣笛按喇叭以示抗议,并从内道向外道挤压女子所驾车,随后在辅路上加速离开。结果随后女司机驾车再度高速赶来,两次别(biè)车以示挑衅。其中第一次从内道向外道逼压,把男司机逼到自行车道差点撞到人。第二次则是再度从后方赶来,从外道向内道逼压。”
新浪四川报道此视频的标题是《蓉男司机打人前后真相曝光女司机挑事》。卢某“挑衅”“挑事”等频现于媒体报道中。
“还原真相”这样的词汇也在舆论反转的过程中推波助澜,暗示此前报道有出入,事情发生反转。搜狐新闻的标题是《女司机遭逼停暴打:行车记录仪还原真相》。
让“还原真相”一词传播最为广泛的是5月5日晚央视《新闻1+1》的节目《行车记录仪里的真相》。白岩松在节目里讲:“确实,如果我们没有辅以视频的话,很难在不在场的情况下把这个事情还原得这么清楚。”随后媒体在转载此条新闻时,标题改为《央视:若无行车记录仪公众难以了解女司机被打真相》。
公布行车记录仪的视频真是“还原真相”吗?凤凰网梳理媒体报道,发现从一开始,大体事实比较清晰,卢某和张某都有讲述事情经过,而在行车记录仪的视频公布后,被提及最多的反而是卢某的一句间接引语:直到被打自己都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
5月3日晚,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均采访了被打的卢某,其中卢某对华西都市报表示自己“可能因为有点挡住后方车辆的路”,而对于张某妻子骂她,卢某则表示:“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儿不对了”。在接受成都商报的采访时,卢某说自己从主道变至辅道时可能变得太急,引起张某不满,几次开车别她。变道时没意识到别到张某,直到张某追上去。而张某接受调查时也提及,卢某变道别到自己,急刹车导致后座小孩碰到车窗疼得大哭。他气不过,追上去别了卢某。在这两条微博下,网友大多指责张某“为何不买儿童安全座椅”,“有妻儿在车上还开斗气车”,“不考虑打人会给孩子留下坏印象”等等。
行车记录仪视频公布后,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此前披露的信息不再被提及,而卢某被网友广泛指责的一句话是“直到被打自己都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这句话的出处是,5月3日晚,四川新闻网采访卢某:对于今日下午的事发经过,卢女士介绍,直到被打自己都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上来就打,最后把我拖到车门外,一阵拳打脚踢”。
被打者个人信息遭人肉
行车记录仪视频刚公布时,网上的舆论并非一边倒,认为卢某应该被打和打人没道理的网友并不是失衡的。直到接下来开始的人肉搜索。
5月4日晚,华西都市报公布行车记录仪视频后,有数名网友留言:百度AD7tXX,有惊喜。5月5日凌晨两点前,有关卢某的旧帖和朋友圈截图被曝光,两者都提及卢某过去有不安全驾驶的记录。网上认为卢某该被打的声音越来越大。
5月5日,上午11点前,卢某驾驶车辆的违章记录以及她本人的身份证、驾驶证信息被曝光。目前,已无法搜寻最初的发帖人。
卢某的个人信息被更为广泛的传播是在四川日报的官微披露后。5月5日13点27分,四川日报官微以《被打女司机个人信息被网友曝光泄露,你怎么看?》为题,附带发送卢某个人信息。此微博被华商报等媒体转发。随后有网友质疑此做法,但是卢某的信息已经处于失控状态,更多的信息被披露。
微博认证为成都电视台主持人的CDTV张稷更是曝光了卢某的酒店开房信息,言辞不乏讽刺挖苦。网友在转发此消息时,称卢某“被打门”上升为了“开房门”。此后卢某的医院就诊信息也被曝光。
5月5日晚,卢某的父亲报警,人肉搜索的“狂欢”才停了下来,四川日报和张稷都删掉了微博,但依然能在网络上搜到卢某的个人信息。
人肉搜索和网友的抨击搅和在一起,舆论一边倒向“张某打得好”,甚至有不少网友说“打轻了”。
专业媒体推波助澜称“自食其果谁都不冤”
而在这期间,专业媒体之间观点产生了分歧。
5月5日,中青报发表评论《为暴打女司机叫好让人不寒而栗》。评论认为:“为暴打女司机叫好,不仅是为暴行鼓掌,也不仅是性别歧视,更是戾气弥漫的典型体现。只为一点点小事,就不惜把对方往死里打,旁边还有一群叫好的看客,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画面。为什么如此简单的是非判断,却不能让围观者达成基本的共识?崇尚暴力解决问题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将交通规则放在眼里?批评别人不文明驾驶,自己却在为暴行叫好,在这样的双重标准下,所谓文明无非是强者给弱者定下的规矩而已。”
查阅评论便可发现,中青报的评论在被媒体转发过程中招致一片倒的谩骂。
5月5日下午,凤凰新闻客户端发表评论《为什么打女人也有人叫好?》。文章认为这是“新闻贴标签贴出来的同仇敌忾,路怒族遇上女司机,话题的张力已经是足足的。”“这种看起来是自力救济甚至替天行道的呼声,扭曲着事实本身。在网上,已经将当街随意殴打他人的罪行改头换面为义举,将一般交通违法行为升格为大奸大恶。”
此篇评论下面的评论也是一片反驳之声,甚至非常情绪化地表明卢某“该被打”。
5月5日14点07分,四川日报发表评论《女司机先以强姿态挑衅又以弱者面目博取同情》,既迎合了舆论对卢某的抨击,又引发大量转载,将抨击卢某的舆论推向更高点。
在5月6日新京报的评论《变道女司机被打事件,自食其果谁都不冤》中,评论员虽然不为卢某被打叫好,但是他认为:“按照因果理论,凡事皆有其’因’,有‘善因’或许就有‘善果’,有‘恶因’就可能会有‘恶果’,还有‘多因结一果’,‘一因结多果’。”新京报此篇文章成为当天被媒体转载最多的评论。
知乎等自媒体也参与其中,5月5日,连续推出多篇文章,传播比较广泛。《如何看待“男司机当街暴打女司机”》中认为卢某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张某涉嫌寻衅滋事罪。知乎的文章被转发时,网友开始言之凿凿地给卢某“定罪”,以此认为她“该打”。
随后网友的态度被媒体以调查结果的方式直观发布。腾讯在调查中设问“你真心认为女司机被毒打是应该的?”认为“真心所想”的占68%。在凤凰网做的调查中,对于卢某被人肉的看法,比例最高的是“赞成,就是要’教训教训’她”这一选项,占到40.39%。“辩论”俨然成了“站队”,持不同观点的网友被民调分为两派,互相指责对方是“水军”。然而网上盛传的“男女司机有官方背景”,均未得到证实。
事情演变到最后,卢某一家出来辩解都会招致抨击,在应对媒体和舆论时,显得没有经验和能力。
最明显的5月7日,澎湃新闻专访卢某一家人,在官方微博发布家属说法:①女司机家属认为,舆论迅速反转抨击被打者,是有人雇佣了水军。②其母称,女儿别车因急着去做慈善;③她哥哥说:这几天妹妹高烧不退,吃不下饭,还呕吐。④护士称,昨天卢某体温为37.3℃,“呕吐还是有的,毕竟伤到了头”。网友在评论下谩骂卢某一家人,但澎湃新闻的专访被一些媒体人批评,认为这样的新闻点包含了恶意,“传媒人在用自己惯用的传播手段欺负一个完全不懂传播的普通家庭。我感觉挺羞耻的。”
专家:媒体应有社会责任感
原本一个简单的打人事件,最终却变成网络舆论的混战,起因是4号披露的张姓司机行车记录仪视频。
虽然早前已有文字大致还原事件,但舆论还是完全翻了个边。厦大新传学院教授邹振东认为,这与不同载体的传播效力有关——影像仍然是目前最重要的舆论形式,一个新闻事实,哪怕是以新闻稿的形式发布,如果没有转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新闻,没有被有效传播,那么对舆论的更改就没有多大作用,人们的关注点还是在“打人”上。而行车记录仪视频,是此次事件中的一个重要证据,相比较引述双方话语的文字,它是更具有说服力的。
在邹振东看来,相比较是非,舆论更喜欢“有故事”的恩怨:谁先动手,谁先挑衅,谁先霸道的。道理的传播力永远比不上情感。“像知乎若干篇文章,说这个女士涉嫌危险驾驶,如果男士车技不行的话就可能伤及无辜,这就把女士的危害性放大了。而在此次事件的舆论中,人们是有选择的,比如斗车时小孩哭了,这个男士就被塑造成一个父亲的形象,他的孩子受到了威胁;但当他打那位女士时,他的孩子也在场,你仔细看视频,能听到他妻子让孩子’别往那边看’,这意味着那个小孩在他父亲打人时,也吓哭了。但在舆论中,这个细节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当媒体继续介入,各大网媒纷纷推出民意调查,“讨论”逐渐演变成“站队”。邹振东分析称,民意调查是典型的“由多数人传播的舆论”——原本多数人的意见是分散的,但是通过民调就将这些分散的民众意见变为了舆论。一方面因为从众心理,为男司机辩护的一方声音越来越大,为女司机辩护的声音就越来越小;而另一方面,民调本身反过来会加大这种分化,最后演变为对立一方没人说话了。
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天定毫不讳言媒体在此次事件中起到的负面作用。在行车记录仪视频公布后,有些媒体开始使用“挑衅”、“挑事”等措辞,王天定说,措辞的变化对舆论的影响可能是非常明显的,而现在的媒体,往往是过分注重可读,语言刺激,而对报道可能对一个人造成的伤害,却可能不会去做太多考量。
卢某及其家人在接受媒体采访后,几乎所有回答都会被挑出来当作再次攻击的“把柄”。王天定称,要求一个普通人有应对媒体的能力,太过强求:“我们时刻得记着,媒体有基本的社会责任;我们时刻得想到,新闻传播里边有最基本的人文关怀,你要把人当人,我们报道的是人,不是一个桌椅板凳,不是山川草木,这个人是有感受,这个人是有情感的,他是会痛苦的。而现在很多媒体,我觉得非常可怕,它们在面对一个新闻人物的时候,往往没有把他当成一个人,只看成一个话题。这是非常冷血,非常残忍的事情。”
在卢某的个人信息被人肉曝光后,四川日报官微以“你认为合适吗?”提问,却附带了很多卢某个人信息的截图。王天定痛批,所谓主流媒体在社会责任,社会担当,甚至格调,完全表现不出和大众化媒体的区别,甚至有时候是打着批判的幌子,反而带来了很多负面的作用。
王天定认为,此次事件本来是非常清楚的,但演变成为舆论混战,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网民缺少有效的公民训练,不习惯对公共问题进行高质量的讨论,反映在网络上就是进一步放大非理性,“中国的网络空间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公共领域,要能理性地讨论一个公共话题,可能还需要很长的过程。”
他在接受采访时,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有很多其他非常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反而是普通人之间的矛盾,媒体也好,网络也好,就像是狂欢一样地投身进去,一波一波地来来回回地炒作。或许媒体没有太多空间去监督、批评、制约公权力,那能不能少干一点把琐碎事情放大、炒作的事呢?”
(凤凰网叶宇婷yeyt@ifeng.com许晔xu_ye@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