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乃亚认为,美国目前对非洲的政策可以用“又拉又打”来形容:“一方面拉拢其认为的"民主"国家,给予经济援助;另一方面则通过此举向其他被认为是"非民主"的国家敲响警钟——美国有可能对这些国家采取打压政策。”
而在希拉里前往非洲之前,不少美国媒体和分析人士也道出了这一点。路透社援引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布朗顿的话称,美国和非洲是在自说自话,“非洲渴望得到投资,美国却在那里说教,或称要助其发展”。
“所以,我们要问,希拉里能真正给非洲带来些什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弗雷泽说。
中非关系不受影响
与此同时,不少外媒也在揣测美国加强对非政策后,带给中非关系的影响。
“最近几年,非洲一直劲吹中国风。”《纽约时报》早前发表的评论《美国重拾非洲问题话语权》说,“当美国和欧洲忙于其他地区事务时,中国已悄然在非洲大展宏图。现在美国对非洲似乎刚从长期的休眠中醒来,将重新回到竞争中。”
路透社8月1日发表分析文章认为,中非外交和贸易关系不断加深,中国在当地的投资以矿产和石油为主,美国也希望在此分一杯羹。马来西亚《中国报》也称,奥巴马的真正的目的是跟中国“抢地盘”。
“这是一种冷战思维方式,并不反映我们的现状。”在上周四白宫对希拉里非洲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助理国务卿卡森对此坚决否认。卡森强调,希拉里访非是因为美国在那里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能源利益,是要促进美国的利益并加强双边关系,和其他国家在那里的利益无关,并非要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竞争。
但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孙哲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不管美国是否有此考虑,在客观上中美在非洲的确存在着利益竞争的态势。
“不过中非关系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刘乃亚表示,中国与非洲是不针对第三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平等互利互信,交往深厚。“对于美国能向非洲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中国乐见其成,但希望美国可以说到做到,而不像之前那样"口惠而实不至"。”刘乃亚说。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
陈璟贝
编辑: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