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国际 > 正文
水门事件“深喉”病逝
2008年12月20日 04:00南方都市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水门事件线人“深喉”费尔特18日去世。这是费尔特的资料图片。

据新华社电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前二号人物、揭露水门事件的线人“深喉”马克·费尔特18日去世,终年95岁。

费尔特的朋友约翰·奥康纳说,费尔特当天在加利福尼亚州圣罗莎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他的健康状况在过去数月间一直欠佳。

奥康纳2005年在《名利场》杂志上撰文披露,费尔特正是水门事件中的“深喉”,是把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拉下马的线人。

女儿说服“深喉”自白

作为水门事件中最后一个谜团,“深喉”的真实身份瞒过30年时间。当年首先揭露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一直拒绝公布告密线人身份,时任总编霍华德·西蒙斯引用一部色情电影片名《深喉》,作为线人的化名。从此,“深喉”成为秘密线人代名词。

时隔多年后,费尔特与子女讨论,究竟是亮出自己的“深喉”身份,还是把这一秘密带进坟墓。最终,女儿琼说服他告白天下。

“我们至少能赚到足够的钱支付账单,比如我已为孩子学费背上的债务,”她说,“就算为了这个家吧。”

“深喉”现身在美国引起一片哗然。为水门事件入狱者称他为叛徒,支持者则赞赏他为英雄。

1972年6月17日清晨,5名男子因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安装窃听器、偷拍文件被捕。后来查明这5名男子均是共和党“暗探”。为避免影响自己竞选连任,时任总统尼克松施加压力,下令掩盖事实真相。同年11月7日,尼克松竞选成功。

此后,《华盛顿邮报》记者鲍伯·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得到“深喉”提供的消息,对该事件穷追猛打。1974年8月,尼克松被迫辞去总统职务。

白宫对他敢疑不敢查

白宫谈话录音显示,时任白宫办公厅主任H·R·霍尔德曼曾告诉尼克松总统,水门事件大部分内幕是费尔特捅出去的,但因费尔特的联邦调查局背景而投鼠忌器,无法“使阴招”。

电话录音显示,尼克松询问霍尔德曼,告密的“是联邦调查局的人吗”?

霍尔德曼说:“是的,先生。马克·费尔特……如果我们动他,他会站出来揭穿一切。他什么都知道,联邦调查局是干什么吃的?”

历史背景

水门事件:尼克松滥权不归路

在197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随后的调查表明,尼克松政府为破坏选举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闯入水门只是其中之一。结果导致数名政府官员锒铛入狱以及尼克松总统辞职。

事件发生后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盖开脱,但在随后对这一案件的继续调查中,尼克松政府里的许多人被陆续揭发出来,并直接涉及到尼克松本人,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宪法危机。1973年10月20日尼克松为了罢免要求他交出证据录音带的特别检察官,迫使拒绝解任特别检察官的司法部长辞职,司法部副部长继任司法部长后,又因为拒绝罢免这位特别检察官而辞职,最后第三任司法部长终于答应罢免特别检察官,尼克松更动员FBI封锁特别检察官及司法部长、副部长的办公室,宣布废除特别联邦检察局,把此案的调查权移回司法部。尼克松滥用行政权力维护自己的行为招来国民严重指责。

10月31日,美国众议院决定由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调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证,为弹劾尼克松作准备。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员会决定公布与弹劾尼克松有关的全部证据。7月底,司法委员会陆续通过了三项弹劾尼克松的条款。尼克松于8月8日宣布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从1972年6月17日5人闯入民主党全国总部开始,一直到1974年8月9日尼克松总统辞职,《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对整个事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报道,正是由于他们依据内线“深喉”的消息揭露了白宫与水门事件之间的联系,最终促使尼克松辞职。综合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综合   编辑: 贺庆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