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雄仕途三起三落背后:宽容退让赢得人脉
2009年06月03日 07:37东方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2008年5月28日,吴伯雄赴大陆进行国共论坛的协商,与胡锦涛确认立即恢复海基、海协两会的协商,促成两岸和解的一大步。回到台湾后,马英九对吴伯雄大加赞赏:“没有吴伯雄在国民党坐镇,就无法得到选举的胜利与两岸的沟通。”吴伯雄只是淡淡一句“成功不必在我”以应。其实,这句话,正是吴伯雄仕途数载沉浮、却始终如一地坚持“化独渐统”政治理念的心灵写照。这句话出自胡适先生,后半句是“功力必不唐捐”。吴伯雄今日在台湾岛内能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正应了这后半句话。

“两岸血脉相连”

2008年5月27日,吴伯雄以年近古稀之高龄,走过破例为他而打开的中山陵正门,沿着通往祭堂的392级台阶,拾阶而上,仅用了20分钟就登上了祭堂。祭祀完毕后,吴伯雄挥毫写下八个大字:“天下为公,人民最大”。在中山陵下的博爱广场,他动情地说,如今国民党重新在岛内“执政”,此次谒陵就是为了禀告总理在天之灵,国民党会好自为之,为人民谋福祉,为两岸和平奉献力量。他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

吴伯雄的这番肺腑之言,源于他对大陆深厚的感情。从2000年11月首次造访大陆开始,吴伯雄已经先后10多次到访大陆,其政治家、佛教徒,台湾客家大佬的三重身份,早已成为他与大陆之间独一无二的粘合剂。

“回福建龙岩永定的老家去祭祖”,是吴家四代人的心愿。2000年9月,闽西客家联谊会访问台湾,他们向吴伯雄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回福建龙岩,参加客属恳亲大会。当年11月,吴伯雄终于得以实现父辈的遗愿,专程到祖籍永定县下洋镇的思贤村寻根祭祖。当他看到宗祠里那副“同宗同祖同心声,隔山隔水不隔情”的对联时,万分激动。“这是非常自然的激动,这是勉强不来的,这是血缘的关系,血比水浓,这是文化的熏陶。” 他说,“我一生到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这种同文同种的联系,在世界上其他地区都不可能感受得到。”

2002年2月,为了将西安法门寺所存的释迦牟尼在世间留下的唯一佛指舍利供奉到台湾,供信众膜拜祈求两岸和平,吴伯雄再度造访大陆。这场海峡两岸的佛门盛事引起了空前的轰动。3年后,吴伯雄再次以国民党副主席的身份造访大陆。而此次行程,是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划时代的“和平之旅”——国共两党领导人相隔60年后的首次面对面交流。吴伯雄与大陆的交流,由此上升到了政治的层面。

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国民党终于迎来在台湾再次执政的机会。吴伯雄成为执政党主席。两岸关系正常发展的历史机遇摆在了两岸人民面前,也摆在了吴伯雄的面前。2008年5月26日,吴伯雄应中共中央和胡锦涛的邀请率团访问大陆,两天后,他踏入了人民大会堂的北京厅。国共两党关系、两岸关系,都在这一天踏上了新的旅程。此后,两岸关系迅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包机直航、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两岸“三通”、陆资入台、定期航班、共同打击犯罪……吴伯雄对两岸关系的推动,可谓功不可没。

今年6月1日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国民党创党总理孙中山奉安南京中山陵的80周年纪念日。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1929年葬于南京中山陵。80年后的今天,应胡锦涛的邀请,吴伯雄决定再次亲自率团前往南京谒陵。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是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遗产,也是国共两党历史记忆的交汇点。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刻缅怀孙中山先生,是对国民党历史、中国革命历史的回溯,也表达着对两岸关系光明前景的一种殷切期盼。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此次大陆之旅中,吴伯雄率领的国民党代表团一行约10人,包括林丰正、吴敦义、曾永权、蒋孝严等4位副主席,他们会在5月26日与胡锦涛进行会晤。结束北京之行后,吴伯雄将应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邀请,前往重庆参加首届台湾周活动。吴伯雄一行将走访位于南山风景区内的蒋介石行馆(1938年,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蒋介石在这里生活和办公)。5月29日,吴伯雄会到杭州参访去年底挂牌的连横纪念馆,一天后他将抵达南京,并在6月1日参加孙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的纪念活动。

“更轻松地爬中山陵”

对于吴伯雄的此次大陆之行,中国人民大学台湾问题研究专家林红副教授认为,从连战开始,国民党领导人拜谒南京中山陵就已成为一种传统。中山陵对于国共两党都具有非凡的象征意义。对国民党而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传统,是其党派合法性的基础;对国共两党而言,拜谒中山陵意味着两党对民族、历史渊源的共同确认,这无疑为国共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林红副教授认为,吴伯雄的此次大陆之行,肩负着多重现实使命:一方面是继续发展原有交流平台,促进更多事务性的合作。吴伯雄此次来访,需要进一步使国共两党建立互信,以促进两岸在经贸领域更顺畅的合作,如在“三通”后,两岸共同提出的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计划,以及陆资入台的问题,这些事务均牵涉到许多技术层面的困难,其解决有赖于国共双方建立更畅通的交流管道。另一方面,在两党的信息沟通上,吴伯雄扮演着“释疑者”的角色。有部分台湾媒体称,国民党主席改选日程在即,马英九有心兼任党主席,这一举动很可能同时牵涉到吴伯雄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去留问题。由于两人均是关系两岸交流的重磅大员,吴伯雄需要为大陆方面提供清晰的解释,稳定两岸继续合作的信心。另外,随着两岸事务性合作的不断深入,涉及到公权力层面的合作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如马英九提出两岸互设办事机构的问题,就需要为办事机构的性质和地位定性,这都需要一个更稳定、开放的国共交流平台。

台湾媒体在评论吴伯雄1年来为两岸交流所做的贡献时,大多持积极的态度。吴伯雄沉稳的个人风格与大局观,为两岸和平的发展助益良多。然而,不少台湾问题专家仍指出,两岸关系的发展会经历一个先易后难的过程,当事务性的交流走向纵深,进入政治领域,国共两党的互信与原则立场,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而岛内“台独”势力也从未停止对国民党的“逼宫”。种种问题并非吴伯雄靠一己之力所能解决,这牵涉到两岸整体的政治气氛,以及民间、学术界交流等各种未知的因素。国民党与吴伯雄身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

吴伯雄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称,几个月以来,他一直在努力减肥,已经从过去的98公斤瘦到了82公斤。他更笑称,减肥成功的他,今年“可以更轻松地爬中山陵”。然而,随着两岸关系在破冰后迅速发展,经济合作背后的文化交流、族群冲突、政治交流的问题,将日渐成为国民党面临的挑战。对吴伯雄而言,未来的两岸之路,肯定不会“轻松”,而将任重道远。(环球人物)

<< 上一页12下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萧师言   编辑: 解文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