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祸得福变大佬
这些如今的民营医疗大佬们,前几年曾经经历过多次巨大的风险。对他们来说,最为危险的是1998年、2006年两次舆论和监管风暴。然而,他们“扛过来了”。
“1998年那阵风波之后,老板被迫离开了国内,事实上恰好成就了他的现在??不可否认,老板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他的见识决定了他现在追求的高度。”王兵华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詹国团在国外的这几年接触了国外很多有经验的医疗投资者,对国外医疗市场的发展也做了深入了解。
“在国外几年对医院的了解之后,我已经知道在中国未来的医院该怎么办。”2009年4月,在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开业的时候詹国团当众如是说。
不过,詹国团被迫出走后,那些后来入行的莆田老乡们将游医之术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随着上海长江医院、上海协和医院、北京新兴医院等民营医院的荒唐行为被媒体先后曝光,2006年前后莆田游医江湖也又一次遭到舆论的鞭挞。被人们习惯作为“游医代表”的詹国团又一次遭到舆论的搜索。
“一些小项目并不是老板在管。”王兵华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老板1998年被迫出走之时还很年轻,必然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于是就去了新加坡。”
詹国团出走新加坡等地之后,詹家兄弟詹国营、詹国连在国内又以上海为根据地进一步涉足国内医疗市场,甚至向上游医疗器械、医药物流等行业延伸。詹国团在新加坡也注册成立医疗管理公司,自此以后,詹国团旗下公司也频繁地以外资身份在中国国内出现。
经过几年的历练,詹国团在新加坡投资房地产、股票等生意上已经小有所成。“赚了一些钱之后,老板开始回国亲自考察项目了。”
这些莆田游医大佬们,年轻时由于家境并不富裕,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能吃苦耐劳并且头脑灵活。即使那些没有“出国见世面”的游医大佬们,也都在国内研修各个大学的MBA、EMBA,有些公司甚至与知名大学合作举办培训班培训员工,展现了积极进取的一面。
华丽转身谋蜕变
“莆田系民营医疗在中国民营医疗发展史上注定会留下一笔。”北京民众医疗集团董事长詹阳斌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他欲言又止:“现在政府正在牵头成立协会之类的组织??”
1995年25岁的他像很多莆田老乡一样靠向公立医院出租医疗器械涉足医疗行业,如今旗下已有20多家医院及医疗器械公司。詹阳斌是詹国团的堂弟,也正因为如此他的集团经常被外界认为隶属于詹国团旗下。对此,詹阳斌既不肯定也没否定。
近日,记者与他有过一番交谈。“现在做这个行业,有什么困难吗?”记者问。“没什么困难不困难的,扛过来了就过来了??”他答道。
“看到外界的评述,你在乎吗?”记者问。
“曾经在乎过,谁不在乎?在强大舆论面前,我们是弱者。”
“被称为游医,你感觉冤不冤?”记者问道。“没什么冤不冤的,每个人的感悟不一样??很难去说??没法说??”詹阳斌表示,“就像严介和先生说的‘做企业都是辛苦的’,我很辛苦,但是我不能说。”
民营医疗行业内,人们通常认为算得上优秀的只占1/3,快要关门的占1/3,还有1/3做得不死不活。
潘习龙对记者表示:“现在很多民营医疗机构也在寻求转型,试图改变负面形象,塑造品牌。”
但是,转型过程面临着职业经理人缺乏的问题。詹阳斌表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各行各业真正有管理也最多不过10年时间。职业经理人欠缺在各行各业都一样。”
除了这些主动意识到需要转型做品牌的医疗机构之外,也仍然存在着大部分莆田系民营医疗机构依然追求“短频快”。“很多人还在复制前几年的模式。”王兵华和詹阳斌等业内人士都认为。
“我发现一些人像吸毒似的,迷上了投资举办游医性质的民营医疗机构,很难走出来。”武汉八方医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孙振刚对记者表示。
这使得整个莆田系民间医疗的转型之路显得较为艰难,受累于其在业内业外的恶劣口碑。
恶劣口碑留下后遗症
1月底来京参加全国民营医院年会的广西玉林协同医院院长钟杰心事重重,每当会议间隙,他都会找专家咨询经营之道。
在康铭大厦一楼大厅里,一位专家看了看钟杰名片背面的科室介绍之后,开玩笑地问:“这家医院是你投资办的吗?”话至此,钟杰已然面带尴尬,接着回答道:“是我自己投资举办的。我们那边有三家医院,另外两家都是莆田人投资的。”
“嗯,我是觉得你的科室设置很有代表性。”听了专家的解释后,钟杰这才明白过来。他连忙解释:“不光是你,我们那边的一些老百姓现在都以为我的医院是莆田人投资办的。我好像被他们引上道了。”
后来钟杰向本刊记者介绍,以前他的医院擅长的是肝病科,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经营效益逐渐下滑导致被迫转型。钟杰发现,莆田人开的那两家医院开展的诊疗项目以男科、妇科、不孕不育、皮肤科、生殖整形等为主,日子貌似很红火。随后,钟杰也慢慢地在自己的医院建立起这些科室??
这些年一直存在一些民营医院,由于急功近利追求经济效益而置患者的痛楚于不顾,不但在老百姓当中的口碑越来越差,在业内也不受待见。
在坊间流传着一段轶事:2008年初一个民营医院论坛上,本来坐在主席台上的某医疗投资者,硬是被台下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民营医院的老板们嘘下了台。
纷繁复杂的股权结构,给医院塑造品牌留下风险,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违规都可能殃及同乡。本刊记者近期在一些地方采访过程中发现,即使是这些莆田医疗大佬们现在倾心打造的样板医院,由于各种原因还或多或少留着过去的影子。
“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监管政策在某些方面存在滞后性,那些没有责任感的投资者总能找到方法规避政策的监管。”浙江省嘉兴市卫生局局长严吉丹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我总是提醒我的同事,那些人对国内卫生政策研究的深度也许不比我们差。”
80年代末,当卫生、工商等主管部门准备对地下诊所进行严厉打击的时候,一些莆田游医已经开始堂而皇之地承包公立医院效益不好的科室,但诊疗科目仍没有离开性病、不孕不育等科目。
当2004年,卫生部通知要求坚决打击“非法行医和医疗机构违规出租科室等问题”时,他们已经可以直接投资民营医疗机构。
在国有企业医院改革出现高峰的那几年,托管医院又成为他们新的机遇。他们往往宣称自己的公司是拥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大医疗集团,等到获得托管权之后就会引进性病、不孕不育、整容等他们擅长的诊疗科目。当前,当相关主管部门对虚假医疗广告进行整治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推广又开始出现,尤其网络推广貌似异常火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刘武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