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鹅肝能否中国造
2009年11月24日 07:47中国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北京马克西姆餐厅烹制的鹅肝。中国周刊记者/高鹏 摄

山东一家鹅肝企业的工人在填鹅。中国周刊记者/冯翔 摄

再过十年,欧洲将禁止鹅肝的生产。这种昂贵的世界顶级美食,在它的故乡法国,将出现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缺口。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中国已经成为养鹅第一大国。

法国,已经成为中国鹅肝制造者们最向往的地方了。

中国周刊记者冯翔北京、山东报道

姜文、巩俐、章子怡,都是北京崇文门马克西姆餐厅的常客。明星们必点的一道菜是:波尔多红酒鹅肝批,售价208元。

“跟巴黎马克西姆餐厅做的,味道完全一样。”马克西姆餐厅的总厨师长单春卫非常自信。不过,与1980年代鹅肝空运自法国不同,现在,鹅肝来自北京延庆的一家公司。

残忍的鹅肝

波尔多红酒鹅肝批,这道菜名字很费解,实际上很容易解释:在腌制过程中,加入波尔多红葡萄酒;鹅肝切成梯形,形状像做砖用的砖批。

1983年,皮尔·卡丹决定在北京开设一家正宗西餐厅,作为法国大餐的招牌菜,自然少不得鹅肝。除了波尔多红酒鹅肝批,鹅肝的另一种主要吃法——煎鹅肝,也颇受欢迎。

“细嫩的肥鹅肝煎到表面金黄香脆微微飘出一丝焦香时刚刚好,划开鹅肝内里正好软嫩甘香,幼滑的细腻感轻轻滑过舌面,像一个悠长的热吻令人心神俱醉。”一篇谈法国大餐的文章如此形容煎鹅肝。

作为不可或缺的招牌菜,餐厅的鹅肝必须保证供应充足。1983年,马克西姆餐厅除了盐、鸡蛋和胡萝卜之外,大部分原料都要依靠从香港购进,鹅肝更要直接从法国购买。现在,餐厅用的鹅肝是从北京郊区延庆县一家公司购进的。

“现在一来中国自己能生产鹅肝,二来法国也没有那么多鹅肝出口了。”马克西姆餐厅经理贺广银提到的原因之一,是不久前那个引起欧美国家广泛关注的消息——“2019年禁令”:到2019年,欧盟将禁止它的所有成员国生产鹅肝。

理由是:这种美食的制作方法,太过残忍。

一只嘎嘎惊叫的鹅被人一把抓住脖子,将一根金属的管子插进它的食道,另一头连着一个漏斗。工人用勺将一把把玉米粒整个倒入,再捏捏它的脖子令其直接落入胃中,无法吐出。

如此周而复始,每六个小时一次。每一次,鹅要在40秒内吃下相当于它正常食量四倍的玉米,从而长出肥大的脂肪肝——正常的鹅肝重约150克,而经过这种填食饲养的鹅,肝至少有650克以上。这块脂肪肝,便是人类酷爱的美食,学名“鹅肥肝”。

一只小鹅从出壳起,先度过三个月幸福的放养时光——游湖水,吃青草;然后圈在一起过一个月的集体生活,最后关进狭小的笼子填食20天,被杀掉取肝。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冯翔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