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江湖争夺民意 "警察打死人案"一波三折
2008年11月05日 12:26南方网 】 【打印

过了一个多小时,林的父亲及继母回到家中。林父开始抱怨网络传言给他们造成的困扰,“现在网上不少是骂我们的”。

林的继母郭女士敲开了林生前的房门。一台台式电脑及一台笔记本电脑挤在一张桌上,“网上又有人说……”,林的妹妹及女友在浏览网络评论,回帖———如今,她们在网络上被视为“林托”的成员。

在背景传言被官方辟谣后,车亮开始在“校内网”写文章哀悼林松岭。除了回复网友评论、澄清所谓高官背景及恶少流言外,在车笔下,林松岭是一个有爱心、讨人喜欢的朋友。

此外,在一个名为“同怀纪念网”的网站上,“哈体院毕业生林松岭纪念馆”也被林的亲友建立了起来。在10月31日关闭前,浏览人数达19万余人,数千人留言祭奠。

“高官背景论”被澄清之后,林家再次获得一部分网友的支持。在帖子数多达7万多篇的林松岭百度“贴吧”,林松岭的主要支持者如此诉求:“还事实之真相,还人间之公道。”

各方角逐:谁在操控网络民意

“舆情是世相的必然反映”「第五回合,双方进入胶着状态」

支持警察一方的网民,也在“齐新吧”集合。“尽量利用网络的力量,争取让6个警察轻判”,一名“警托”如此表示。

10月22日,以涉案警察妻子口吻叙述的文章出现在网络上。在名为“期待雪碧”的博客空间中,博主称:

“我作为涉案警察的家人,一个即将临盆的母亲,一个期盼丈夫回家的妻子,恳请专案组及省、市公安机关,……查清确切死因,查清事实真相。也请求世人用客观的态度去面对此次事件,尊重事实,尊重法律。”

据知,在涉案警察中,栾奡的妻子是“即将临盆的母亲”。该博客很快引起网民关注,点击率已超百万次。

当日,“zhiyan195517”则称不能再控制自己的博客空间,“被无耻的警察帮凶给黑掉了”。

“不论是弱者还是强者都想站在网络的制高点,期望从网络这里得到对自己有利的支持。”蹉跎说,在网络民意不断获得官方高层重视的当下,网络也成为各方势力的角逐场。

蹉跎称,操纵网络民意,最低级的是找“托儿”在网络发帖,制造舆论;其次,找到公关公司,“删掉一个负面的帖子需要千把块钱”;而最高级的手段,就是只让事件中的“某一方观点存在”,或者干脆不会出现在网络中———在“1011”命案的网络舆论中,人声嘈杂,“不属于最高级别的操控”。

“我查了一些IP地址,五花八门。”蹉跎对记者分析,“林托”或者“警托”,不像是有人大规模组织,但事件确实被一些关键性的因素诱导,比如强调当事双方的身份,录像片段的播出。

“警托不大可能是有组织的,”北风认为,“群体的情绪很微妙,一个人随便说一句,就会有大把流言跟进”。网络曾有哈尔滨公安局操纵网络舆论的传闻,对此,哈尔滨市警方也进行了否认。

对于“1011”命案一波三折的网络舆情,署名张贵峰的评论人士撰文称,这其实是某种真实世相世态的必然反映:“像‘警察’、‘衙门’、‘开发商’、‘豪华轿车’等身份标签符号,见证的是社会阶层的分化、断裂,既得利益的固化,以及公众对这种分化、固化的严重不满和对立情绪。”

林松岭尸检之后,“zhiyan195517”更新了自己的博客,“尸检结果,第一时间会通知大家。”

“期待雪碧”则称:“在这件事尘埃落定之前,在没有证据证明警察是过错方之前,我以一个妻子的身份恳请媒体,请谨言慎行,不要再用不实报道误导读者,这对我们所有警察的家属来说都是莫大的伤害。也请所有关注此案的朋友与我一起,期待公开、公平、公正的决断。”

10月25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副局长卢洪喜再次强调了警方的态度,“我们一定会依法、公开、公正地处理。”

而尸检报告公布之后,或将是“林托”与“警托”再次网络论战的到来———接下来,案件将进入司法程序。然而,“虚拟的网络无法获得真相。”蹉跎说。

①林松岭生前照。 ②“1011”命案死者林松岭。 ③“林托”发布在网络的首批图片。 ④尸检前,林家与尸检专家召开闭门会议,门外由“林托”做DV全记录。

<< 前一页12后一页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