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人14年无性婚姻 夫妻之情演绎为姐妹之情
2008年05月06日 08:04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 】 【打印

前妻

长达14年无性婚姻,夫妻之情演绎为姐妹之情

如果说这些年只有一个人让刘昌福心存愧疚,此人非胡文英莫属。胡是她的前妻,今年38岁,比刘小一岁。此次,她全程陪同返乡。“14年来你们怎么过的?真的没有夫妻间的那种事?”几乎所有的媒体会问到这个问题,对于胡——个头矮小、不善言辞、老实巴交的这位农村妇女,这个问题不可谓不敏感。笑一笑,不作答。

浩浩荡荡的返乡队伍回到院子里这栋三层小楼———刘昌福的家,法律意义上,现在这栋楼房的主人不是刘昌福,而是胡文英。2007年12月,刘要进行变性手术,但必须先得离婚。当年12月26日,经纳溪区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家里的全部家当东西———其实也就一台29英寸彩电,一台打米机,一个甩干机,一柜一床,划归胡所有。家里盖房子欠下的9000元外债,各自负担一半。至于收养的5岁女儿林林,则跟随胡文英一起生活,作为扶养人刘昌福每月付给150元钱,直到小孩能够完全独立生活为止。

此次民事调解之后,双方又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这栋三层小楼产权归胡所有,结婚14年夫妻关系名存实亡,算是对胡的物质补偿。

对于胡文英,这是一段不幸的婚姻。1993年12月28日,本家亲戚做媒,两人“喜结良缘。”在村里人眼里,虽然刘昌福从小喜欢穿花衣服,种种迹象表现出和正常男子不一样,但乡邻从没怀疑他不是个男人。

婚后,一切真相大白。发现丈夫根本无法履行作为一个男人的起码的责任,不久她提出离婚。刘断然拒绝,一度以死相逼。“从这点来说,他很自私。”胡认为,既然不同意,也就算了,她没有强求。因为刘除了不能尽到丈夫的义务,其他方面都还好,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勤俭节约,每月按时寄给家里生活费。

彼时,刘已在深圳一家超市当清洁工,住在女工宿舍,同事们喊他刘姐。

长达14年的无性婚姻,夫妻之情演绎为姐妹之情。今年1月,深圳鹏爱医院免费给刘做变性手术,“妹妹”胡文英专程来深,不离左右,照料他的饮食起居。这是一个少有的、善良的甚至有些软弱的女人。

爱情

他说自己真的爱刘昌福———来自内心的感觉告诉他

只要有刘昌福在的地方,身旁一定有一个戴着茶色墨镜、体态微胖的中年男子。在一些公众场合,刘大大方方地和他搂搂抱抱,举止亲密,面对记者的镜头,两人表现自然,不时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粘在一起一会儿也离不开。郑永惠,刘的现任男友。对于两人的相识相恋,有一个固定版本:刘早年在华强北一家超市当清洁工,当时郑先生负责收取该超市纸皮废品,两人因此相识。

按照郑先生所述,去年12月底,他在电视上看到刘变性的报道,甚感惊异,作为普通朋友,他并不知晓一个真实的刘昌福。

郑先生前去医院看望,刘颇感诧异和感动。今年3月29日,刘的生日这天,他送来一串项链,定情之物。郑和刘同龄,老家在重庆奉节。“妻子长得很漂亮,2001年撇下一儿一女跟人跑了,至今杳无音讯。”他说自己真的发自内心地爱刘昌福———内心的感觉告诉他。

稍微留意不难发现,郑先生视力低下。跟人说话,他眼睛始终眯着,有些物品贴到眼前方才勉强看清楚。爱上刘昌福,旁人这样理解他的举动:年纪大了,加上眼睛不好使,儿女也有了,他只想找个人过日子,别无他求。

未来

生理上她已是女性,需要适应和转变更多来自心理方面

“刘昌福,好走!”4月21日下午5时,一行人离开刘家,乡亲们热情地送别。“你们不能再喊她刘昌福,应该喊刘爱丽。”鹏爱医院的田亚华医生现场纠正道。就在一会前,返乡座谈会上,以医学专家身份,他发布了一则温馨提醒:刘爱丽现在是个女人了,喊他舅舅啊,伯伯的,现在要把身份改过来,喊舅妈,要把她当作一个女人看待。我们一起帮她建立做女人的自信,重拾身份认同。

刘昌福,这个四川农民———在他身上,一个概率是七百分之一的生理疾病和一个概率是十万分之一的心理疾病结合到了一起。他患有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这是由于染色体畸变造成的,他比普通男性多一个X染色体,这使他没有生育能力。他现在的雄性激素只是正常成年男性雄性激素的二十分之一,雌性激素远远高于雄性激素的水平。所以,他要变性,重新确认他的生理特征和真实性别。

4月26日,结束为期一星期的返乡之旅,刘和鹏爱医院一行人从成都返回深圳。男友小郑则回重庆奉节办理离婚手续,其后来深与她会合。为使得她重归社会,步入正常生活轨道,医院给她安排了一份护工工作,工资虽不高,但起码能够保证日常生活。

生理上,她已是一名女性。接下来需要适应和转变的,更多来自心理方面。工作,生活,婚姻,谁也无法预料,刘爱丽——今后会是什么样子。

回归正常人生活序列,这注定是一条漫长坎坷、危机四伏的道路。

采写:本报记者 陈铭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陈铭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