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近百名农民工疑患尘肺病[组图]
2009年07月21日 14:12红网-潇湘晨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深圳城里的高楼记忆

在深圳市有关部门随后组织的协调中,徐志辉等人看到深圳市领导对于此事的批示,在“法律框架,人文关怀”的原则下予以妥善处理。耒阳市也派出由政法委、导子乡、双喜村等相关单位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赶赴深圳,与深圳方面交涉。

这些患病的民工提出了要求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诉求。但这显然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要认定工伤,须有职业病鉴定书。而做职业病鉴定必须先有确认的劳动关系存在。目前的关键是,劳动关系如何才能得以确认?这相当棘手。

“目前,深圳市劳动局正在逐一调查,我们希望能有一个满意的答复。”徐新生说,他们自己也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以证明与那些爆破公司劳动关系的存在。

自己是谁?曾经干过什么?他们需要重新证明。

6月7日,徐瑞宝、徐新生等十来个人,开了两辆车,围绕着深圳城里的高楼大厦,寻找往日的记忆。

“我们想去统计一下,我们到底在深圳做了多少工地,多少高楼大厦的孔桩爆破作业是由我们完成的”,徐新生说,那一天,整整一天,他们在深圳福田、宝安、盐田、龙岗、罗湖等地打着圈圈,结果初步统计有200多个工地,这其中,包括深圳市几乎所有的地标性建筑:地王大厦、赛格广场、地铁一号线……

“以前,我们只知道埋头苦干,改变命运,从来没有好好打量这座城市”,徐新生感慨,这么一数下来,才发现,这座城市里每一栋高楼的挺拔而起,都少不了他们这一类风钻民工的辛劳和付出。

在他们的记忆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深圳,很小,最漂亮的道路是深南大道,马路都是柏油路。城市里没什么高楼,到处都是山坡、荒地,还有瓦房。

而现在,城市光鲜亮丽、灯红酒绿,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他们虽然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崛起,但现在却经常在市区迷路。

变化太快。如今,他们都已结婚生子,已经成年的孩子,不少人也来到深圳这座城市打工。这座城市,现在需要的是第二代。而作为第一代农民工的他们,绝大多数回到了家乡,“即便是没有患病,我们也已经很难在这座城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7月3日,深圳市召开了全市就业工作会议。代市长王荣表示,“农民工”的概念很快就要消失。

在王荣看来,农民工是指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为了致富、改善自己生存状况而到城市里打工的人群。正因为这些农民工,使得深圳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且没有留下多少需要为他们根本性解决的问题。而他们的下一代不能再被称为“农民工”,他们不会像父辈们回到家乡,而会成为新的深圳人。

但徐志辉现在会经常告诫自己和别人的孩子:“你们还年轻,不要去干这个活,不要去走父辈的老路”。

“我有两个孩子,还有一位老母亲。再多的钱也无法挽回我的生命。我要的只是一点公平。”43岁的徐瑞乃声音颤抖,抹了一把鼻涕,在病床上无法坐立。

在外人看来,他目前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如何挽救自己的生命。而他自己的愿望只是希望能在活着的时候拿到一点补偿,去偿还多年来治病所欠下的巨债。

深圳市领导批示要妥善处理,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协调。耒阳市也派出工作小组与深圳方面交涉。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周喜丰 赵尚渝   编辑: 李厦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