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中国青年的十大英雄[组图]
2008年11月06日 16:47新华网 】 【打印

5.精神英雄———郎平

郎平,这是个倍受国人尊重的名字。说这个英雄是郎平一个人,不如说是一个集体———女排。我们不曾忘记,当年的女排曾经给这个沉睡多年而又重新觉醒的民族带来多少欢欣与鼓舞,以至北大学子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20世纪80年代的“女排精神”符合那个年代的需要,用体育凝聚民族精神。其时,刚刚告别了“文革”剧痛的中华民族终于重新向世界敞开了博大的胸怀。而当年的中国女排,以其奇迹般的六年中五次夺得世界冠军,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一剂强心针。那个时候,只要有中国女排参加的体育比赛,人们都会很自觉地锁定电视频道,如果是决赛转播,说一个城市万人空巷也不为过。同样火热的激情,外国人很难理解,小小的一只排球,竟然能够牵动一个民族的神经。他们不能理解一个伟大的但是却遭受了一百多年屈辱的民族的真切感受。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就是顽强拼搏的代名词。“女排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女排表现出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激荡风云,引领时代,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6.科学英雄———陈景润

华罗庚(左)与陈景润

陈景润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即后来众所周知的歌德巴赫猜想中的(1+2)发表后,立即得到国际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其时,英国数学家哈勃斯坦和德国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正在印刷校印,他们读到陈景润的论文后立即要求暂停付印,并在这部书里以“陈氏定理”为题专门加了一章。他们称这一定理为“光辉的顶点”。国外的其他数学出版物也纷纷称赞陈景润的这一工作为“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等等。

在中国正经历“文革”浩劫、科学和教育饱受摧残、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年代,“陈氏定理”这样的世界成果居然能够诞生,无疑是个奇迹,同时也为中国人大大地争了一回面子。1978年,《人民文学》第一期发表著名作家徐迟写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陈景润从此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春天”里全国人民崇拜的偶像。从此“陈景润”和“歌德巴赫猜想”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科学”的代名词,于是“向科学进军”成为一代青年的理想和毕生追求。

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揭晓[组图]

中共十大元帅的最后时刻[组图]

十位中外历史上的“第一夫人”[组图]

满清十二皇帝兴衰沉浮[组图]

国民党军队十大抗日名将[组图]

毛泽东和他十个儿女[组图]

 

1983年   1970年   品新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