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那为什么刚才我们在短片里面也看到了,儿童医院为例,一天就诊的就超过了8000人,这种现象未来会不会还在持续?
曾光:
我觉得未来还会持续的。直到什么时候为止,直到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感染了。
主持人:
峰值会出现在哪?
曾光:
或者说我们做了预防接种了,这样的话它才可能使这种高潮下去。
主持人:
这个高潮会出现在什么时候?因为我们知道往年流感的高发期是在12月、1月,但是现在11月就来了,这个峰值会到什么时候?
曾光:
说峰值现在就来了,只不过说现在的高度相当于季节性流感的高度、峰值的高度,甲型H1N1流感的最高的峰现在还没有到来,还是在继续爬坡。因为它是一种新的变异后的流感病毒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所以它的高峰要比季节性流感高峰要高得多。
主持人:
您预计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曾光:
我预计可能就是在今年冬季。
主持人:
还有一个病死率的问题,因为在今年春天采访您的时候,记得您曾经说过,就是甲流的病死率可能会稍高于季节性流感。现在我们看,在美国范围内已经有1000多个死亡病例,然后在我们国家现在虽然是个位数,但是也在增长。这个病死率您的预期有发生变化吗?
曾光:
我觉得病死率并没有发生特别的变化,跟我们过去预计的还是相似的。只不过现在是因为病人的整个盘子加大了,它里面的危重病人就增多,危重病人多了其中的病死就出现了。
主持人:
还有一个非常(热议的问题),现在不知道有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以前我们说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或者说老年人,或者说婴幼儿,他们是易感人群。但是现在死亡的病人里面出现了既年轻,又以往没有得过什么病的人,他们也死了,这是什么原因?
曾光:
这个原因是这样,病情增重了它一定有它的原因的。对有基础性疾病的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年轻人、青少年,有一部分人问题是发生在免疫过度反应,免疫系统跟病毒斗争的时候,在消灭病毒的同时,也摧毁了自己的防线。
主持人:
您看,现在我们的疫苗也出来了,很多人也接种了。还有人们的一个非常深忧,就是在深层次的担心,因为一开始人们就说病毒有可能会发生变异,现在疫苗出来了,它如果再发生变异的话,我们会不会更加猝不及防?
曾光:
这事是这样的,因为直到现在它已经流行了6个多月了,特别在南美洲已经经过一个冬季了,南美洲的春季也即将结束了,它没有发生变异。现在高峰又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了,到目前为止,在人类的严密监控下,对它的毒力反复进行测定的情况下,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重大变异,至少现在没有这种迹象。即使它以后发生变异,那么我们接种的疫苗有没有效,还不能就说现在接种疫苗就无效了。只有通过看它发生多大的变异,我觉得这种概率不大。
主持人:
在甲流最近的病例激增的情况下,人们的担心也相应的增加了,怎么缓解这种担心呢?恐怕注射疫苗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我们来关注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1月23日,世卫组织估计,全球已有大约5000人死于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就在同一天,美国疾控中心也估计,美国死于这种新流感的人数已经突破了1000人。美国总统奥巴马于这一天公告,宣布美国进入甲型H1N1流感全国紧急状态,公告发出后,争相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场面出现在美国各大州。
等候接种者:
我听说诊所已经人满为患,所以早早就来了,我怕排不上。
等候接种者:
甲流疫苗只在个别地方才有。
等候接种者:
我不知道排队怎么会这么长。
解说:
这是美国疾控中心网站对于全国进入甲流紧急状态一事,该网站并没有专门提及,只是特别提到孕妇作为甲流的高危人群应当严加防范。
而根据美国今年7月制定出的甲流疫苗接种优先次序,孕妇正是被优先考虑接种的人群。据悉,奥巴马政府此次宣布美国进入全国紧急状态的主要目的,便是简化有关行政手续,为医疗部门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迅速蔓延提供便利。同时,奥巴马政府也在不断强调疫苗的安全性,呼吁公众积极接种疫苗。
然而与此同时另一个现实也骤然凸现在美国人的面前,那就是疫苗短缺。《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苏姗·多米尼斯曾在本月初就打电话给儿科医生,为儿子预约注射疫苗,然而被告知将需要等三周到一个月才能确定时间。这位一直以来将季节性流感和甲流等同对待的母亲此刻终于感到了一点不安,她开始了为三岁孩子的寻药之旅,从当儿科医生的朋友到专门提供疫苗的药店,她的孩子最终因为年纪太小而排在疫苗优先次序之后,无法立刻接种疫苗。
美国疾控中心网站上也特别提到,我们不愿意看到甲流疫苗短缺的情况,但未来供需的情况不可预期。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学会主管安东尼·福奇26日表示,尽管半数美国人在今年年底前能注射甲流疫苗,但仍有5500万剂的缺口存在。
同时,疫苗本身的安全性同样令一些美国人犹豫不决。根据《华盛顿邮报》最新民意调查显示,62%的美国民众表示不会接种疫苗,只有52%的家长表示会让自己的孩子接种。在那些选择不让自己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中,53%的人是出于疫苗安全性的考虑。
主持人:
曾教授,刚才我们通过短片了解一下美国注重种疫苗的一些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对比中美两国它是有些差异的,比如说在短片里面,美国人基本上是排队种植疫苗,谁想种了,有这个意愿排队就可以了。为什么我们国家不是采取这种方式?
曾光:
美国也不都是排队,比如他医务人员接种就是要求都要接种的。中国采取的措施是由政府买单,就是把所有疫苗生产的,因为疫苗产量不足以全民接种的情况下,有些优先人群。比如说我们的优先人群有学校的学生、青少年接种,老师要接种,医务人员接种,还有一些就是有慢性病患者接种,还有一些老人接种。
这样的话,把有限的疫苗使用到最关键的人群中去。第一个是为了减少传播,在学校的学生中接种非常重要,减少它的病死率。在老年人和有慢性病患者接种很重要,维持社会的稳定,在一些公务人员和医生这个人群接种也很重要。所以我们觉得中国这种制定整体效率要比较高一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