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解密中国女性高官:刚柔并济闪耀政坛
2008年03月04日 14:38廉政瞭望杂志 】 【打印

刚柔并济的时代气质

女性领导的形象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照出一个时代的特征。

一首“中华女儿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诗,反映出一个特定时代的审美取向。在曾经的年代,存在通过忽视抹杀性别差异来达到性别平等的荒谬。一切体现女性特质的东西都被斥为资产阶级低级趣味被大加批判,比如王光美那件著名的旗袍。齐耳短发、蓝黑制服、一脸肃穆一度成为女干部的标准形象。

直到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样的形象依然统治着人们的头脑。1984年,纺织工业部女部长吴文英一次到淄博出差,身穿金黄色紧身花褂和线条流畅的裙子,竟成为一条轰动性的新闻。以爱美著称的吴仪,1988年在电视台作为北京市副市长候选人亮相时,穿着男式的夹克,带着方型的黑框眼镜,也十分中性。

随着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开放,从政女性的爱美天性才被释放出来,公开场所的装束开始展示女性化的特质。1991年,100位正副女市长聚集杭州,成立中国女市长联谊会,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仪在晚宴中穿了一袭旗袍,一下子好几个市长马上回房换上旗袍出场。

媒体这样描述吴仪的仪表衣着:“她出现在任何公众场合,总是衣着典雅,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而吴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国内我不是很讲究,但有外事活动和出国,就得参加一个活动换一套衣服。这代表中国女性的形象,不单是个人的问题。”

无独有偶,2004年5月,刘延东以全国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的身份赴港访问。香港媒体注意到,她曾根据不同场合,一日更换四套服饰。香港的形象专家专门分析评论,认为刘此举三层意义:一是体现出对香港人的尊重;二是反映出她开放、亲民的形象;三是表现出新一代中国领导人与国际社交惯例接轨。

2004年7月,全国妇联特别邀请艺术形象顾问于西蔓为国务院和中直机关的80余位女部长作指导——如何将自己打扮得美丽得体。如今,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女性领导人,多是烫花发式、服饰考究、笑容亲和的形象。

的确,与男性领导人终年的一领深色西装相比,女性领导人丰富多彩的打扮衣着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还可以传递出更多的讯息。有媒体报道,在非典期间,作为“抗非”总指挥的吴仪到北大视察时,身着一套白底黑色条纹套装,领子、袖口有一抹红色,是“想让大家多一些战胜疫情的信心”。

新时期的女性领导在风格取向上也不像从前那样一味刚强,时不时表现出女性的温柔特质。据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透露,竞选前吴仪向她“面授机宜”:“不要经常摆出‘铁娘子’形象,要有比较温柔的一面。”

吴仪在参加十七大福建团讨论时,倾听基层代表发言时两度潸然泪下;而宋秀岩表示最欣赏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类型,“她既有一位政治领袖的魄力,又特别有女人味,特别重情”。

一西方政治家曾经说:“女性,使政治世界人性化了。”而今,品格独立、细腻平和、刚柔相济、仪表端庄的现代女性领导,正好契合和谐社会的时代气质,必将在现实政治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女性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0.2%;而在今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女性代表的比例将会提高到22%以上。这是在去年3月,全国人大就女性代表名额比例作出的明确规定。

从过去的指导性语调,到首次提出硬性的比例指标,既体现了我国对女性参政的重视和扶持,也是因为认识到了这方面我国与世界总体趋势存在的差距。1995年,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倡议,“妇女在立法机构中至少要占到30%的席位”。

显然,我国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审视当代中国女性从政之路,前方虽然光明,却还萦绕着混沌不清的迷雾;脚下虽然有路,但其间还多牵绊坎坷。

正如当今这个多元复杂的大时代一样,社会对女性从政的态度,明朗中有疑虑,肯定中有偏见;而从政女性的自身角色定位,也在传统与现代间摇摆不定。

傲慢与偏见

男女平等作为政治正确的一部分,在公开场面,大概无人敢冒大不韪说不是的话。但笔者发现,在私下,也有人对女性参政持不信任态度。

现实中,女性的专业表现与工作能力往往不如外貌、婚姻状况引起外界的兴趣。一被提拔,有人马上热议其关系、背景,有什么样的后台靠山,甚至由此展开一些暧昧的联想;还有些酸溜溜的话语:“看,女的就是提得快!”

有一位女市纪委书记说,当初她从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被提任现职,坊间颇多议论,认为她是沾了政策的光,“要不,书记都没提,为何轮到她?”当她凭能力很快在新岗位打开局面后,人们才开始承认她。

对女性领导工作表现的评价,也有许多矛盾之处。女领导如果性格温和,便被认为软弱,缺少魄力,镇不住堂子;但如果像男同志一样表现强势,又会被指责为缺少柔情、不像女人。以往常常用作风“泼辣”来形容一个能干的女干部,然而这泼辣二字,实在是令人望而生畏。

在社会上,女性领导往往要承担比男性更重的压力,经受双重标准的检验。工作上,用的是男性标准,家庭中,用的是女人标准。男性领导如果忙不顾家,就是“做大事的”;女性领导如果忙而不顾家,就“不是女人”。于是,几乎每位女性高官就任后,都会极力对自己的政治身份与家庭身份之间的关系进行诠释,表白自己不仅是好领导,还是好女人、好媳妇。

尤其不公平的是,男性领导在领导岗位上干的好坏,人们只会评价他个人的优劣;而对女性领导,则往往是一评价就涉及女性整体。哪个女领导出了差错,有些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看,女的就是不行!

一些传统文化的糟粕也对女性从政造成负面困扰,特别在相对落后封闭的地区。前些年,有个城市一段时间连续发生了几起交通事故,当地便流传一种说法,因为新上任的交通局长是女的;甚至连笔者的大学同学对这种荒谬的说法也表示出某种程度的认同。

在此套一句俗透了的话:做女人难,做女领导更难。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水 风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