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奥运文明不要搞成“标语热”
2008年03月03日 09:42中国经济周刊 】 【打印

随着2008年8月的日益迫近,京城“标语热”不断升温。笔者居家附近的建筑和围墙上贴满了“迎奥运、讲文明、不加塞、我排队”之类的奥运标语。

这些标语的初衷是好的,但这种应景式、甚至形式大于内容的宣传方式,已经开始或多或少的有些令人反感。

有年轻人调侃说,我们可以为了“迎奥运”而“讲文明”,等北京奥运结束后,就可以加塞儿不排队不文明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花架子的标语口号并不陌生,凡遇重大节庆活动,主管部门似乎只有一种庆贺思路,就会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标语”。

标语的口气都很牛,但实则“纸老虎”,经不起琢磨。就文明来说,绝非是为了“迎奥运”等节日才诞生的。文明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基本的生活秩序。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

广州市去年曾轰轰烈烈地开展“汽车文明”活动,原因和目的并非为了迎接“汽车节”或“销车潮”,而是由于在汽车数量增多和行车条件改善的同时,当地交通伤亡事故也开始呈正比例激增,不文明的汽车交通成为悬在广大百姓头上的“一把刀”。为了生存和生活质量,“汽车文明”诞生了。

高唱歪经的标语闹剧如果要追根溯源,“文化大革命”应该称得上是始作俑者。想当年,最新指示一条随一条,标语一幅跟一幅;运动一场接一场,口号一个接一个社会轮子是铆着劲儿地围着花架子转,热闹倒是热闹,效果却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而负面结果是,形式主义猖獗,形而上学横行。

“文革”遗毒固然仍待肃清,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又为其营造了滋生繁衍的温床。从现实看,“假、大、空”的“文革”遗风仍颇有市场。一些政府部门在工作上比“唱”功,你高亢来我假嗓,赛谁唱得“出彩”。实效、实绩常常比不上嘴皮子、数字儿、花架子和假把式,弄虚作假的浮躁奢华之风,败坏了党风、行风和干部作风。

对于标语风气,李瑞环同志鞭辟入里地指出:“说起来豪言壮语,气吞山河;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其实是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重说轻做,务虚不务实,必然误事、误人、误己,最终误国误民,可恶至极。”

对于一些领导来说,一提精神文明建设,就想到搞搞活动、刮刮风。风来了,地动山摇;风过了,死灰复燃。精神文明建设,抓得忽紧忽松,突严突宽,简直一个“打摆子”。

一位北大教授曾尖锐地抨击道:“当我看到北大教室的黑板上赫然贴着‘请为老师擦黑板’的纸条,看到人头攒动的北大食堂中,醒目的标语‘请排队,不要加塞’时,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凄楚和疑惑;关心他人,拥有爱心应是人们一种内心自觉,而不是一种外在的规定。用一种应景式的活动影响一个成年人的道德心灵,恐怕是急功近利。道德操守的根本是一种心灵自律,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他律。否则一旦这种他律条件失去,整个道德堤防便会溃崩!”

不过,近日发现的一件事倒是让笔者看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政府文明。北京市朝阳区房管局,正在全区范围内对居民楼粉刷整修,对于这项困难多、卫生难度高、涉及群众多的政府工程,他们不仅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并且不扰民、轻举慎动,收工时将现场整理得干干净净。面对群众的称赞,他们领导说:“政治文明,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要成为我们心中的一种自律内涵。”

就在今天我们紧锣密鼓、轰轰烈烈的“迎奥运、讲文明”之际,一名中国学者访韩归来后,谈及这个也曾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的乘车文明时说:“在大街上,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都自觉排队,井然有序,一位接着一位上车,绝不一拥而上。年轻人主动地给老年人让座,已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社会公德”。

不知韩国当年是否也满街贴满“迎奥运、讲文明、不加塞、我排队”这样的奥运标语。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王秉礼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