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普京提名此前不为人知的祖布科夫任俄政府总理。9月24日,普京宣布新内阁名单,其中有两对“亲属档”——总理与国防部长是翁婿关系;工业和能源部长与卫生和社会发展部长是夫妻关系。亲属同朝为官,容易引起社会浮议,但普京并不顾忌。10月1日,普京宣布,未来他可能有条件地出任俄政府总理……这些都表现出普京内在“钢性”的一面,也反映出他的自信性格——看准了就做,不瞻前顾后。
普京对内阁的改组,尤为引人瞩目。新内阁中重量级职位变动不大,虽被称为“表面改组”,却反映了普京对政治、政策延续性的考量。政治人物一生做好一两件大事就算是有“政治遗产”了,普京为俄罗斯振兴打下了基础,但这件事还没有做完。他认为,这条路应该继续走下去。于是,外界看到了一个“强势内阁”。这表明了普京的一种判断:俄罗斯依然处于需要“强势”领导者的时期。“治乱世,用重典”,也许,在俄罗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硬”一点不行。
对于自己的接班人,普京表示持“开放”态度。这或许表明,他更愿意让政治机制和政治形势去解决这一问题。从普京的施政经历看,从他坚拒再次竞选总统的情况看,他尊重制度,也追求俄罗斯社会的法制健全化。但这有个前提——不能出现政治混乱,不能再出现无休止的政治争斗。如果出现这类情况,普京或会施展他的“个人魅力”,以消除乱象。
普京是俄罗斯“乱极思治”形势下产生的英雄,所谓“当其时也,乃有其人”。他有着极高的社会支持度和个人魅力。对国家领导人而言,个人魅力是重要的,但明智地运用个人魅力更加重要,否则,自用乱政或人亡政息不可避免。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似有某种“魅力领袖化”的倾向,普京、小泉、萨科齐、查韦斯、内贾德,个个都“色彩”十足,连布什也力图表现出一些“个性化生存”。但比较而言,还是普京“冷峻”的“酷”来得最自然、最得体、最老到。这种现象是怎么发生的?是传媒的发达让政治运作具备更多表演性?是公众厌倦了传统的政治运作方式?还是社会的追星风潮延伸到了政治领域?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文本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黄晴 本刊观察家
下一页:普京的克格勃生涯(图)
编辑:
张克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