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国修筑中巴友谊公路纪实
2009年07月13日 11:43中国新闻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大风起兮云飞扬,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笛里谁知壮士心,踏遍公路情未了。每个援巴中国筑路员工都有一段酸甜苦辣的故事,或悲壮,凄婉;既平凡,又伟大;既普普通通,又轰轰烈烈。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所处的喀什地区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接壤,红其拉甫山口是中巴两国人员交往和边境贸易的重要口岸。两地居民文化相近,历史上的交往由来已久。从喀什到巴基斯坦旧都拉瓦尔品第市的喀喇昆仑公路既是中巴友谊的丰碑,也是两国人员、物资往来和边境贸易的重要通道。它跨越喀喇昆仑山脉和傍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喜玛拉雅山脉,沿印度河支流洪扎河、吉尔吉特河而下,三跨印度河。中巴喀喇昆仑公路是世界上仅有的几条高原公路之一,它的最高点比南美比利牛斯山脉玻利维亚境内的高原山路还要高出百米,是迄今为止地球上人们所见到的海拔最高的路面。成千上万的中国筑路工在这世界最高点默默献出热血甚至生命。

1968年5月6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政府主动提出援助巴方修筑红其拉甫至巴基斯坦境内帕苏段123公里的工程 (后延长到156.7公里的哈利格希镇)。并经两国代表正式换文确认。同时,国务院援巴公路领导小组和自治区援巴公路领导小组决定:筑路工程由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组织施工,勘测设计和技术指导由国务院交通部和新疆交通厅协调。在筑路工地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喀喇昆仑公路筑路指挥部”,由农三师司令部参谋长李道伟担任总指挥。

接到命令后,正处在“文革”两派激烈斗争中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服从国家利益,认真对待援巴筑路任务,经审查,农三师由复员军人、值班战士、支边青年和身体健康、能适应高原作业的技术职工790人,编成两个中队,于1968年7月16月随大部队开赴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喀喇昆仑公路筑路指挥部”,设在巴基斯坦境内距红其拉甫山口约115公里荒凉的山沟里。来自四十一团的魏友凯是中巴喀喇昆仑公路筑路指挥部行办室主任、机关协理员,负责筑路员工的后勤物资供应,安全事故处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他说: 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条件非常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给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工人们顶住强烈的高山反应带来的头疼、气短等生理反应;许多工段筑路员工都是用绳子拴住腰,吊在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用钢纤大捶打眼放炮,在半山腰开凿出一条凹槽式的道路。悬崖下面是咆哮的峡谷河流,看了令人头晕目眩。

由于交通不便,蔬菜无法运上去,修路人员长年吃不上青菜,一年四季只得吃罐头,偶而带上去一些新鲜蔬菜,大家乐得象过年。高原空气稀薄,沸点底,三四十度水就开了,煮面条、蒸馒头,离开高压锅饭都做不熟。无论春夏秋冬人们都住在帐篷里,夏季平均气温都在40度以上,而且蚊子多,毒性大,无论天多热,白天每个人都要用白色纱布把头脸蒙住,以防蚊虫叮咬。六七月份下大雪,帐篷常被压塌;中午雪化了,帐篷又漏水;晚上睡在帐篷里,冻得修路人员个个当“团长。”夏季,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辐射灼伤人们的脸、胳膊,皮肤呈现出血色沉着;夜晚酷暑难耐,无法入睡,工人们就想方设法用冰凉的河水喷洒帐篷顶以降温;筑路人员穿的棉衣破烂不堪,鞋底磨穿,但没人叫苦喊累。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郑掷 建西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