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听了没作声。后来,毛泽东同周恩来说了这一情况。
周恩来就此种不正常的现象专门批示水利部:大小事情,没有傅部长批示,一律无效!要让傅部长列席党组会议,并发表意见。
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下,傅作义全身心地投入国家水利建设。他说:“咱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工作的义务,没有其他要求的权利,干任何事情都要多想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少计较个人得失,这样心情就会豁达多了。”傅作义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从1949年起担任水利部长,直到1974年逝世,他在位长达23年,他的后半生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淮河、海河等许多水利工程,都有他的足迹。他几乎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三门峡工地、治淮工程和密云水库工地等第一线研究指导工作。
1951年,傅作义和副部长李葆华一起视察淮河,在去洪泽湖蒋坝途中,有约15公里路程汽车无法通行,他坚持和大家一起步行前往。他出差,按规定可以坐火车公务车(在列车上单挂一节专用车厢),但他从来不要,他说和工作人员合要一间包厢(4个铺位)就够了。
建设三门峡水电站时,傅作义从黄河下游一直视察到潼关。走到陕县,气温高达40摄氏度,屋里的家具都烫手,坐着不动也是一身汗,他是年近花甲的人了,仍然不愿多休息一会儿,坚持按计划视察。他每到水利工地,不但了解工程情况,就地解决问题,还要看看工人住的工棚,民工的伙食情况,问寒问暖,关心群众的生活。他有胃病,需要少吃多餐,但他在出差时就带些馒头干,不时地嚼两口。
繁重的工作压垮了傅作义的身体。1962年初,中央考虑傅作义的心脏病比较严重,安排他一家到广东休养。他表示,如果只是休养,他不想去;如果让他做些工作,他可以去。中央和广东省委只好同意了他的要求。到广东后,他先后视察了花县水库、新丰江水电站及新会、佛山、高要等地的水利工程。每到一座水库,他都是先服了预防心脏病的硝酸甘油药片,然后登上坝顶,了解情况。
傅作义常说,旧社会坏就坏在那个制度、那个体系,想做的事做不成;新社会好就好在这个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一切难办的事也能办成。
与共产党合作的典范
作为民主人士,傅作义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可谓典范。据傅作义的夫人刘芸生说,他是以戴罪之心投入人民怀抱的,受到党的信任和重用,他常常怀着感激的心情说起这一点。中共中央对他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他十分尊重,曾规定,水利电力部的领导要定期去傅作义的住处汇报工作,征求他的意见。共产党相信他,他也相信共产党,有人攻击民主人士都是招牌,有职无权时,他反驳说:“我这个部长就是有职有权,水利部党组李葆华同志非常尊重我,我也尊重李葆华同志,我们互相商量,肝胆相照,没有感到有什么隔阂。”
毛泽东、周恩来经常邀请傅作义到家里做客、看电影。彭真、薄一波和其他中央领导与傅作义常有来往,习仲勋每逢遇到水利部的人都要问问傅作义的健康情况。
特别是周恩来、邓颖超对傅作义无微不至地关怀。1957年,傅作义在山西考察时心脏病突发,周恩来立即派飞机和医生前去抢救,并派邓颖超专门看望,鼓励他战胜疾病。周恩来每到外地带来些瓜果蔬菜,都会送给傅作义一些。1962年8月,邓颖超致信傅作义“我和恩来于昨晚从北戴河回到北京,带回些在那里买到的深州蜜桃和该地产梨以及起士林制的花生糖,请您和嫂夫人尝尝,藉助你们健康和长寿”。傅作义在小酱坊胡同住的是一座小楼。傅作义有心脏病,上下楼十分不便,周恩来得知后,责成有关部门盖了一座平房,请傅作义在那里办公。傅作义在院子里种了几棵桃树,每年桃子成熟后,他都挑选最好的送给关心他的中央领导人。1974年4月中旬,傅作义在弥留之际,周恩来拖着病重的身体去看望他,说,傅作义先生,毛主席说你对和平解放北平立了大功!傅作义嘴角颤抖着,眼含泪花。
解放前,傅作义为了给集体福利积累资金,开办了工厂和贸易公司,所赚的钱多用于编制外人员的开支、阵亡将士的抚恤以及创办学校等。解放后还有380余万元。除了1962年40万元购买公债外,其余全部上缴国家。毛泽东批示:将款存入人民银行,仍归傅作义支配使用。但傅作义分文未动,1974年他病危时,全部上缴国务院,做到了“公私分明,清白一生”。
傅作义晚年最大的愿望是看到祖国的统一,他对台湾的故旧十分想念。他说,我无时不怀念由大陆到台湾的旧日的朋友和同事们。1974年2月,傅作义说:“25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我做的确实是一件最正确的事。我现在仍然要劝说你们,你们今天听不进去,但不久的将来就会听进去的,会相信我的话的。当时的奋斗目标是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大陆解放仅仅20余年的短暂时间里,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已经把一个贫穷落后、受人欺凌侮辱的旧中国,一变而为崭新的、强大的新中国。”“台湾是中国人,台湾和大陆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不能一块来干?为什么不能一起来分享光荣呢?”(《世纪风采》)
作者:
顾育豹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