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指挥图
一、百团大战的酝酿及战役发起前的称谓
众所周知,百团大战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那么,八路军当时为何要发动这样一次战役呢?八路军总部在酝酿此次战役时是如何考虑的?在百团大战正式打响之前又是如何称呼此次交通破袭战的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回顾一下当年的那段历史。
1940年春,中国的全国抗战已进入到第四个年头。四五月间,世界形势风云突变。纳粹德国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席卷了半个欧洲,气焰甚是嚣张。欧洲战局的急剧变化,大大刺激了日本帝国主义争夺亚洲、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欲望。为迫使蒋介石屈服,尽早结束中国战事,日本帝国主义一边加紧对蒋介石进行政治诱降,一边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封锁和军事压力。
日本趁法、英两国无暇东顾之机,迫使其关闭滇越、滇缅公路,切断了中国的国际交通线。五六月间,日军还在中国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枣(阳)宜(昌)战役。同时,日军的航空部队对重庆、成都等中国内地进行狂轰滥炸,还扬言要在8月份南进昆明,北攻西安。另一方面,日军为达到彻底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的目的,进一步加强了对华北交通线的控制,同时整治运河,增设据点、碉堡、封锁沟、封锁墙,开始推行其“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在日军的“囚笼政策”蚕食下,华北抗日根据地日益缩小,许多根据地变为游击区。根据地的人民深受其害,迫切要求痛击日本侵略者,以摆脱抗战困境。
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的全面施压,使国内―部分人发生了恐慌,对抗战前途更加悲观。特别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妥协投降的空气日益严重,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暗流不断涌动。在这期间,蒋介石的代表与日方代表在香港、澳门进行了多次秘密接触和会谈。有的国民党军队甚至打着“曲线救国”的幌子投靠日军。此外,日伪顽还在华北地区到处散布八路军“是搞乱的军队”,八路军“专打友军、不打日军”,八路军“游而不击、只吃饭不打仗”等众多谣言来迷惑群众。
一直身处华北敌后的八路军正、副总司令朱德、彭德怀及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对全国抗战局势、尤其是华北抗战局势的发展深感不安。他们决心在华北敌后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打断日军的“柱子”,捣碎日军的“链子”,毁掉日军的“锁子”,从而打破其“囚笼政策”。1940年4月下旬朱德离开八路军总部后,彭德怀与左权继续就开展交通破袭战问题进行研究,并先后同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参谋长李达,第385旅旅长陈锡联、第386旅旅长陈赓,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等人进行过多次讨论。
最后众人一致同意在华北敌后进行一次交通破袭战,并把作战的主要目标放在正太路上,同时对平汉、同蒲、白晋、平绥等华北各主要铁路及其他主要的公路线也展开破袭,以配合正太线的作战行动;除第115师和山东纵队不参战外,第120师、第129师及归其指挥的决死队,另外还有晋察冀军区部队都将参加此次战役。随后,八路军总部即开始起草战役的预备命令。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破击正太铁路的《战役预备命令》由八路军总部正式下发到晋察冀军区、第120师及第129师,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该命令首先简要分析了当时国内的抗战形势及对华北敌情的判断,阐述了破击正太铁路的理由,继而明确指出,此次战役“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据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大拔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两侧工作,基本是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该命令还要求对其他各重要铁道线,特别是平汉、同蒲线,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以配合“正太铁道战役之成功”。从该项命令可以看出,八路军总部当时称此次战役为“正太铁道战役”。
7月23日,八路军总部又下发了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关于进行正太战役中侦察重点与注意事项的指示,电文中将此次战役称为“正太战役”。8月8日,八路军总部正式发出《战役行动命令》,命令“限8月20日开始战斗”。在同日发出的关于破坏战术之一般指示及8月18日发出的为达成正太战役应连续破路的指示中,八路军总部都称此次战役为“正太战役”。“百团大战”这一名词在当时还没有出现。
编辑:
张学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