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的追寻:《集结号》中“谷子地”真人原型
2008年01月11日 10:23河北青年报 】 【打印

■号角是否吹响成永远的谜

2008年1月1日,记者来到石家庄市赞皇县,找到了常孟兰老人的大儿子常贵文和二儿子常贵斌。

记者:“常老生前很惦记着部队吗?”

常贵文:“非常惦记,他经常给我们讲他当时打仗的事。”

记者:“你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找部队呢?”

常贵斌:“我父亲说过,他要向部队汇报他们当时的情况。他还想弄清楚,当时到底有没有吹号,他要对自己更要对那些牺牲的战友有一个交代。”

1984年,常孟兰到离家几百米远的石家庄陆军学院驻训点义务干起了杂活。“1996年,在石家庄陆军学院副院长王定庆少将的帮助下,父亲终于知道了沈阳军区某集团军便是他当年所在的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驻在辽宁本溪的一个地炮团前身就是父亲所在的三十团。当时父亲已经70岁了,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他就一个人去了本溪。”常贵斌说。

“我记得当时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把工资全拿出来,又向邻居借了钱,凑足了火车票钱。回来后父亲说,由于天冷,他差点冻死在路上。”常贵斌流着泪说。

常贵斌说:“父亲找到部队后,部队承认了他的身份。父亲的战友大部分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其中包括他当年的团长和连长。这样,我父亲也就无法弄清当时的军号有没有吹响了。后来,我父亲经常到华北烈士陵园扫墓,因为他的团长就葬在那里。”老人找了一辈子部队,最终如愿,两个儿子都说:“父亲去世时没什么遗憾!”(据《河北青年报》郭锴 宋海娟/文)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