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专家谈预警机:战机只有对手一半也可获胜
2010年02月22日 07:54解放军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预警机]

世界最早的预警机——TBM-3W“复仇者”(资料图)

问:能简单谈一谈预警机的由来吗?

答:预警机的产生可追溯到二战后期。珍珠港事件,由于地(海)面雷达低空盲区的存在,致使美国海军蒙受了重大损失。1943年,美国执行卡迪拉克计划,着手研制海军预警机及其机载雷达,用于早期发现躲在舰艇雷达盲区内低空飞行的敌机。

1945年底,该计划成功地把当时比较先进的雷达搬上了小型飞机,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预警机TBM-3W“复仇者”。1948年,美军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预警机中队。

1950年初,美军换用C-14“贸易者”小型运输机和新型雷达AN/APS-82,改装成预警机。该机于1958年试飞成功,定名为E-1B“跟踪者”舰载预警机,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预警机。

“跟踪者”机身上方有一个流线型雷达天线罩,这就是现代预警机背负式天线罩的雏形。E-1B具有一定的测定舰船和飞机位置的能力,还能对战斗机实施引导,1960年正式编入美海军服役,共生产88架,现已全部退役。

此后,由于微电子技术、微波技术的迅速发展,预警机功能由单纯预警发展到可同时对多批目标实施指挥引导,真正成为高度机动性的空中预警指挥系统。

问:研制预警机的初衷,是源于“空中雷达站”的设想。与地面雷达相比,空中预警机具备哪些优势?

答:空中预警机发展史上的每一次改进,都是以机载预警雷达的改型为标志的。预警机从简单到复杂,经历了由常规脉冲雷达、运动目标显示、脉冲多普勒到相控阵脉冲多普勒雷达4代。直到今天,机载预警雷达仍然是预警机的核心电子设备。空中预警机与地面雷达相比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对低空目标探测距离远,盲区小。地面雷达受地球曲率和地形的影响,对100-200米高度的目标探测距离仅有30-40公里,预警时间不过10-20秒,而且存在大量盲区;而预警机从空中探测目标,大大增加雷达的搜索范围和探测距离,增长预警时间,特别是在发现低空、超低空和海上目标方面,作用尤为显著。

二是机动性好,生存能力强。地面雷达不易机动,部署地点长期暴露在敌方的侦察监视之下,极易被摧毁;而预警机一般时速都在500-900公里,在遇到敌方威胁时,可及时采取防护或规避措施,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三是可灵活部署,活动范围广。预警机能根据作战需要迅速部署,支援或加强薄弱环节。由于预警机一般都具有较长的续航能力以及空中加油能力,进攻作战时可抵达战区外侧活动,大大增加了预警探测范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