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经巴基斯坦包装后的中国武器比原版更好卖
2009年11月18日 09:56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巴基斯坦] [枭龙] [军售]

在防务展上亮相的巴基斯坦陆军“哈立德”主战坦克

其次,在推销方式上,巴基斯坦更加灵活。《汉和防务评论》认为,巴基斯坦对武器推销的透明程度和手段完全是西方式的,这容易使潜在客户产生信任感。仅以“哈立德”坦克为例,巴有关部门曾专门为其推出好莱坞大片式的演示影片,还向目标客户发放极为精美的宣传品;反观中国提供的“哈立德”的原版——MBT-2000坦克,往往只在国际防务展上展出模型,或配以形式简单的展板,难以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此外,巴基斯坦向富裕的中东国家出售武器,有相当一部分带有“反向援助”的性质。换句话说,购买国知道直接从中国购买同类装备的价格会更加便宜,但出于与巴基斯坦的感情纽带,武器采购实际上也是变相援助巴基斯坦的一种方式。基于这种理由,中东国家会优先选择巴基斯坦的产品,哪怕同类装备能从中国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

两国联手有助提升业绩

今年5月出版的澳大利亚《防务》杂志曾提到,巴基斯坦对获准生产的中国武器,经常会用西方技术来改良,使其比原装货更具竞争力。像出口巴林的“哈立德”坦克,光观察瞄准系统就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灵活性比中国公司更高。这一点对于依然处于欧美军事技术封锁下的中国而言,不是很容易实现。

有专家称,中国引进西方武器虽受制约,但其外销产品却较少受限。例如,中国出口给泰国的护卫舰就能配备美国主炮、导弹和雷达,中国出口的K-8教练机也装备先进的美制发动机,因此“巴出口的中国武器更先进”的说法也并非绝对。

事实上,由于巴工业基础不如中国,技术人员对中国武器消化吸收需要较长时间,再加之其系统整合能力不及中国企业,这些原因使得巴国武器出售的总体业绩仍难与中国媲美。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国防工业在生产武器零备件时废品率较高,一些关键零件需要直接从中国进口,从很大程度上看,巴出口中国武器也只是赚个组装的“辛苦钱”。

“雷迪夫”新闻网就此指出,如果中巴在武器出口上深化合作,双方无疑能取得比现在更好的市场业绩——中国拥有较先进的技术和整合能力,巴基斯坦则可利用自己的“人脉”争取更多合同。这样,巴中两国在国际军品市场上的地位必将大大提升。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