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未来几年是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机遇期
2009年08月10日 08:07中国青年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相关标签: [印度]

“麦克马洪线”是中印东段争端的根源

胡仕胜强调,印度曾毫不掩饰地宣称,“印度不会让出一寸领土”。近一年多来,印度又有人开始兜售“以西换东”方案,以实现印度“承认现状”之目的。依据该方案,印度愿放弃历史上原本就不属于它的西段“争议区”,来换取中国承认其对东段的合法占有,但这种“占有者通吃”的心态显然不被中国政府所接受。

胡仕胜说,现在印度的教科书上,把印度实际占有的领土当作其领土主权,并对中印战争等两国边界问题作了不正确的表述。“这无异于在教育印度的下一代延续一种‘仇恨’,印度人民从小就接受了这一教育,不利于发展中印友好。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胡仕胜说,中印两国应本着和平友好、互谅互让的原则进行双边会谈,“让”与“谈”不可分,对未曾正式划定的领土强行占领,或者对历史遗留问题久拖不决,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另据其他南亚问题专家表示,经过几十年的谈判,双方迄今甚至还未划定一条分隔两国军队的分界线,中印边界谈判仍然任重道远。

东西两段是中印争议核心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双方争议区面积共约1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万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万平方公里。东西两段是争议的焦点。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191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炮制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认。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1954年,印度单方面在地图上将中印“未定界”改画为“已定界”。1959年,印度根据其改画过的地图标线正式对中国新疆阿克赛钦地区提出领土要求。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前往新德里与尼赫鲁总理举行会谈,由于印方坚持无理立场,未能达成协议。随后举行的两国官员会晤也无结果。1962年10月,印度在边境向中国发动进攻,企图用武力攫取领土,中国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此后,两国边境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基本保持平静。

1987年2月,印度在非法侵占“麦线”以南的中国领土上建立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方多次严正声明,绝不承认非法的“麦线”和所谓的“阿邦”,并要求印度撤回所有越线设点的军事人员。

1988年12月,印度总理拉·甘地访华,双方表示在寻求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边界问题办法的同时,应积极发展其他方面的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解决边界问题的气氛和条件。双方同意建立关于边界问题的副外长级联合工作小组。此后,中印边界谈判逐步走向正轨。(戴长澜)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